第8章 被皇帝独宠的清冷状元郎8(1 / 2)
祈安掀起帘子,道谢:“谢过连姑娘,在下也祝姑娘觅得佳人幸福一生。”
连蓉蓉一顿,剩下的话便没有说出口,眼睁睁看着对面的马车越来越远。
“小姐……”婢女低着头:“该回了,若再不回,夫人要担心了。”
“嗯。”连蓉蓉应了一声,目光依旧直视前方。
她看着祈安离开的方向,怔怔的出神,半晌,睫毛轻轻扇动,一滴泪从眼角滑落。
连蓉蓉站了一会,面色平静,俯身进了车厢:“走吧。”
车轮转动,扬起的灰尘将地上那被打湿的一处掩盖,连一丝痕迹也无法窥见。
*
祈安到了家,看到了正在门口等候的孟氏,他下了车,上前一步扶住孟晨:“母亲为何不去歇息?”
孟氏神色有些慌乱,看了眼身边的婢女,吩咐道:“去灶里热饭。”
“是。”婢女屈膝行礼,转身去了灶里。
她眼底的不安看祈安都看在眼里,他安抚的拍了拍孟氏的肩,问道:“母亲,出何事了?”
孟氏捏紧帕子,语气慌乱:“安……以书,你可知今日定下的新国号?”
国号?
祈安垂眸,温声道:“未曾听闻,怎的了?”
孟氏看了眼周围,压低声音道:“今日新国号……”
“定的是遂安!”
遂安。
祈安微微惊讶了一瞬间。
孟氏看他没有反应,着急的眼泪都要冒出来:“这可如何是好,国号跟你的名字怎么就重了呢?”
“要更名吗?可是祈安这个名字多好啊……”
祈安知道孟氏在担心什么了。
古代不可与帝,国号等重名。
而如今新国号为遂安,他便不能用“安”这个字了。
要避讳。
可祈安这个名字跟了他一辈子,让他改名,祈安也是不愿意的。
他安抚道:“母亲不必担忧,几月后孩儿入京,自是不会告知他人表字,无需担忧。”
祈安若是真正的古人,可能也就改了,可他不是,这个名字绝对不改。
要是让他知道是谁起的这么个国号。
祈安冷笑一声。
孟氏眼底的慌乱少了几分,下意识的将手覆盖在祈安手背上,拍了拍:“你这孩子从小便有主意,你如此说定是有自己道理,娘亲信你。”
“谢过母亲,其余事情您无需担忧,回去歇息吧,天色已晚。”
“好,灶里热了饭,记得吃。”孟氏走一步回头看他一眼,仍旧有几分担忧。
祈安没做声,看着她离开。
“公子。”书霖突然出现,手上托盘里放着饭菜:“用膳。”
“回房吧。”
“是。”
*
“啊切。”
德来大惊失色,将帕子递上去,另一只手迅速倒了一盏茶,同样递过去,嘴里还在不住的道:“哎呦,皇上受凉了?”
檀烨摇了摇头,用帕子擦了擦,德来将茶盏推过去一些:“皇上,茶。”
檀烨接过,抿了一口。
放下茶盏,檀烨问道:“还需多久?”
“不到一刻钟,已经回了宫了。”德来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回道。
“嗯。”
檀烨今日下了早朝便避开了一众大臣,微服出宫。
檀烨坐下,将袖口拢了拢,拿着毛笔开始批折子。
他换上了龙袍,因着不上朝,便没有戴冕冠,只束发,用玉冠固定。
即使这样,帝王的气势依旧逼人。
德来端着一叠折子进来,将折子放下:“皇上,这是今日的全部奏折了。”
“嗯,你下去吧。”
檀烨面无表情的在折子左下角画了个叉,突然又想到什么,抬头对着德来道:“科举时间提前两个月。”
德来有些惊讶,眼皮动了动:“是,明日早朝便下旨。”
“没事了,回吧。”檀烨低头继续批折子。
烛火摇曳,影子斜映在地面上,那道身影依旧坐的端正,手下未停。
就像檀烨说的那样,第二日,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个消息。
底下大臣对视一眼,窃窃私语。
“皇上,这提前两月,是否太过于突然?如若各位民众还未做好准备,科举失利呢?”
檀烨靠在龙椅上,慢悠悠的道:“提前二月,下半年仍有时日二次进行科举,这难道不比一年一次的好?”
一年一次,上榜仅有一百人,而报名书生千万,自是不合理。
如今提前二月,却可在下半年再次科举,一年内上榜二百人,加上举荐,新朝无官的问题应当是解决了。
众人心思各异,眼里透露出算计。
檀烨这么说,按理应该没人敢反驳,但今天,偏偏有一个人不走寻常路。
那人手持象笏,从队里出来,跪在前列:“臣恳请皇上收回旨命。”
“为何?”檀烨挑眉,饶有兴致的看着他。
孙天感受到压迫感,腰更弯:“提前二月虽是有益处,但太过突然,对于下届考生未免不公。”
“不公?如何不公,孙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