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期盼美军”(1 / 2)
当时间进入1944年的下半年,在希特勒的“英明”领导下,德意志第三帝国征服世界的美梦和妄想以一种灾难性的崩塌性的方式走向破灭。
这个结果来得太快,让很多德意志人猝不及防,甚至不愿意也不敢去相信。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英法等国无休止的倾轧和无穷无尽的战争赔款,普通德意志人的生活是非常穷困的。
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又掌握在犹太人的手里,使得普通人民的生活成本急剧增加,连温饱都难以维持,更何况是接受教育等。
纳粹上台之后,普通日耳曼人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终于脱离了温饱线,开始有了发展的资本。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丰富,因此才会大力支持希特勒。
在宣传部门不间断的工作下,希特勒或是纳粹的野心渐渐变成了整个国家的野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伤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日耳曼人,他们要将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拿回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直至成为最强。
世界大战席卷全球,最开始的两年举国为之振奋,有志青年踊跃参军,顺利的战争使得基础资源和其他物资都有一定程度的丰富。
纳粹和普通人的野心得到满足,他们一度以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将成为普鲁士的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
可是短短两三年后,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战争面临全线失败的危险。
德意志帝国已经失败过一次了,没有第三次崛起的机会,因此很多人才会恐惧惊慌,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这个结果。
进入1944年的下半年,他们不得不相信战争将完全失败,因为东西两线的德军士兵数十万人客死他乡、数十万人被俘、数十万人受伤,剩下的丢盔弃甲。
东西两个方向上的盟军正在浩浩荡荡的向第三帝国的本土推进,一些盟军士兵已经将双脚踏上了德意志的土地。
无论相信与否,失败都已经成了定局。
讨论群563743675
德国国防军不止有生力量大减,并且战场上丢失的武器装备和各类型物资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
就算马上要进入本土防御作战阶段了,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由于盟军不间断的战略轰炸,第三帝国几乎无法得到石油,战略石油储备在阿登反击战之后便消耗着得七七八八,而今剩下的战略石油储备已经无法供给作战车辆和作战飞机使用。
纳粹的军工生产部长在给小胡子的报告中非常无奈地写道:
“无法得到各类基础资源的布局,无法维持稳定的物资生产,第三帝国实际上已经输掉了战争!”
除石油外,工业生产所必需的煤炭也所剩无几。
如果盟军完全封锁第三帝国,那么国家剩下的煤炭最多够2~3个星期之用。
这些情况最终都会非常直接的反映在战场上。
盟军如今拥有广袤的土地和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德意志国防军的士兵无法用单纯的勇气来弥补这些差距。
头顶的空中威胁时刻存在,普通德国人自己和家人的温饱无法得到保障,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孩子都瘦脱相了。
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一些老兵和思维敏锐者已经清晰的感觉到了,也许在有两个月的时间,敌人便会攻入柏林结束战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日耳曼人开始滋生出一种较为复杂又难以言说清楚的情绪。
那就是他们希望溪边的美国人和英国人能够早一些进入柏林。
滋生这种莫名其妙想法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战争结束之后普通人应该能够很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不用再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第二则是相比于信奉布尔什维克的苏联人,普通日耳曼人更加愿意接受英美的统治,至少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很多时候第二个原因比第一个更加重要。
对东方俄罗斯民族的恐惧心理由来已久,如果硬生生的要找个根源,或许能够牵扯到成吉思汗的西征。
总之,普通的日耳曼人愿意敞开他们的双臂欢迎美军的到来,但是同时他们也时刻准备拿起步枪阻击布尔什维克人。
民间的情绪便是如此。
东西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小胡子很多时候也将国防军的精锐调往东线,而将那些被红军打败的部队调到西线与英美军队作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小胡子和纳粹政党的高层同样受到民间情绪的影响,他们希望艾森豪威尔能够及时停止与国防军交战,双方从战争状态转为联盟关系,共同抵抗红色布尔什维克。
只是小胡子注定一厢情愿,艾森豪威尔并没有理会他的停战信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