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天灾来临(1 / 2)
崔氏显然高兴得太早了,因为第二天她就听说,老太君祖母一气之下,把身边两个丫鬟送给了顾四爷做妾,还放话谁先生出儿子,她就赏其二百两银子,势必要帮顾四爷生出个儿子出来。
崔氏气得肝都疼了,对自己的心腹周妈妈抱怨道:“老太君一大把年纪,怎么总做这样的事情,她把自己身边的丫鬟送出去,是不是又要叫我给她添上?”
兜兜转转,屎盆子竟然扣到了她头上,她岂能不气。
可这又能怎么办呢?老太君祖母是顾侯爷的母亲,是她的婆母,难不成她还能眼看着老太君祖母身边没有丫鬟伺候?传出去,外人不得说她一声不孝!
过了年,前两个月风调雨顺。
顾昭还以为会与去年一样,再来一年的大丰收。
然而,五月的时候突然连下暴雨,导致黄河决堤,一下子淹了两个州府,十几个县,长江也是水位暴涨,发生了洪水,沿岸府县几乎全部受灾。
水灾除了冲毁老百姓的家园,还冲毁了大面积良田,原本再过一个月就夏收了,现在却全都给淹了。
原本去年大丰收,今年全国各地就有不少百姓减少种粮,增加种桑,现在又淹了这么多农田,不用猜也知道,今年粮食产量势必锐减。
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多达几百万,他们只能靠乞讨为生。
几百万乞讨的百姓从灾区向四周辐射,又连带着几十个县发生混乱,导致更多人失去生计,一时之间饿殍遍野。
这种情况只能靠朝廷赈灾。
然而,朝廷根本没有多少存粮。
虽然去年粮食大丰收,但之前数年玄始帝靖难,打了好几年仗,朝廷府库早就用尽了,去年一年也只不过补了三分之一的仓。
何况年初的时候鞑靼犯边,玄始帝下旨宣平侯率军北征,大军在北疆每日也要消耗大量粮食。
朝廷现有的粮食,想要一下子赈济几百万灾民,根本是天方夜谭。
玄始帝倒是想要筹集银子,购买粮食,可惜灾害之年,囤积居奇,想发国难财者无数,别说玄始帝没能筹得多少银子,就说那粮价,短短半个月时间已经涨了两倍不止,从去年不到四钱一石的最低价,现在已经涨到了一两三钱银子一石,而且仍在快速上涨。
朝廷越是急着购粮,商人们越是抬价,用不了多长时间,粮价涨到二两多银子一石都不是不可能,这样下去,朝廷筹再多银子怕是都不够。
然而,朝廷想不管也不可能,一部分灾民已经朝着京城一路乞讨来了,多达几十万。
一旦让这些百姓饿急眼了,直接就在京城脚下扯旗造反都不是不可能。
漪澜园。
顾昭叫来石泰,让他加派护卫守好田庄里的仓库,以免被难民直接抢了,京城里的倒不用太紧张,因为朝廷绝对不会让难民进京城的,最多允许在城外。
去年夏季的时候顾昭便存了一万四千石粮食,秋季再次大丰收,顾昭便又囤了一万三千石粮食,总共囤了两万七千石粮食。
半个月前粮价刚开始暴涨的时候,顾昭把手头上剩下的一万两银子,都花了出去,购得一万两千石粮食。
去年花一万两银子,顾昭能买到两万五六千石粮食,今年同样花一万,却只购得一万两千石左右,还是出手得早的缘故。
现在顾昭手头上有三万九千石粮食。
“准备施粥,赈济灾民吧。”顾昭吩咐石泰做好准备,只要灾民抵京,便立刻施粥。
“粥里掺点麸糠,不要施纯米粥。”顾昭特意交代了一句。
石泰一惊,就连银浅和春芽、秋雨、冬雪几个也是一惊,忍不住看顾昭的眼神怪怪的。
顾昭白了他们一眼:“你们认为本郡主没有良心是吗?灾民连树皮草根都吃,麸糠对真正的灾民而言不算太难吃的东西,灾民们只为了活命,只要能活命,参了麸糠的粥对灾民而言也是难得的好东西。不掺点麸糠,许多不是灾民的百姓便会来蹭吃,不仅占了真正灾民排的队,还占了真正灾民的口粮,施多少粥都不够吃的。”
石泰、银浅、春芽、秋雨、冬雪几个这才知道误会顾昭了。
春芽、秋雨、冬雪三个是权贵家生子出身,没见过真正的穷苦,所以她们三个其实不太能想象出来灾民有多惨。
石泰参军之前便是穷苦出身,银浅则是小的时候自己家里遭过灾,她便是父母为了她能活命,把她给卖了,他们两个都亲眼见过受灾的百姓,所以最是理解顾昭这样的安排有多么正确。
“郡主不仅聪慧,而且仁善,灾民们遇上郡主,是他们的福气。”石泰和银浅恭维顾昭说道。
顾昭囤了近四万石粮食,如果都用来赚钱的话,哪怕只涨到二两银子一石便全部出手,也是足足近八万两银子,可顾昭却准备全部拿出来施粥,救济百姓。
京城是天子脚下,有文武百官,还有大量勋贵皇亲,哪怕只是为了做样子给玄始帝看,也家家都会拿一定数量的粮食出来施粥。
少的每日拿十几斤粮,煮上一锅粥,每日只施完这一锅粥。
多的每日拿一石粮食,煮上十锅八锅粥,施完便等第二天。
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