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若诸葛亮在,荆州不会丢(1 / 2)

加入书签

此时,马文才说得兴起,完全没有注意到诸葛亮的表情变化。

见他们并没有回答自己的提问,马文才便又是自顾自的问道:“假若当年诸葛亮身在荆州,荆州会丢吗?”

杨姜魏三人,瞪大眼睛,下意识的回头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定了定神,因为刚才一直沉浸在过往的回忆和悲痛的情绪之中,他竟一时没有听清楚对方的话。

马文才这才瞥眼看向了诸葛亮,轻声重复道:“会丢吗?”

“不……”诸葛亮一时愣住,喃喃出声,“不会……吧?”

啪!

诸葛亮话音落下,只听得马文才猛的一拍大腿,激动得眉飞色舞:“不会丢,绝不会丢,倘若当年诸葛亮坐镇荆州,荆州绝不会丢。”

马文才的话,让诸葛亮都开始怀疑起来。

自己真有这本事,能帮关羽保住荆州?

不过听到对方这样信誓旦旦的话语,诸葛亮的内心也是颇感欣慰。

无论怎样,这个世界上,至少还真有能懂自己苦衷之人。

“子夜说过,诸葛亮如果身在荆州,一定有办法,让关羽保住荆州。”

说到这里,马文才高昂的情绪开始有所缓和。

他缓缓坐下身来,呷了一口茶才道:

“子夜说,依靠诸葛亮的智谋,绝对不会让关羽与东吴交恶,退一万步讲,就算交恶,只要诸葛亮在,东吴亦绝对不敢白衣渡江前来偷袭。”

“而凭借关羽的勇武,加上诸葛亮的谋划,趁着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大好时机,率兵直捣长安也未为可知。”

“唉,往事已矣,诚可悲,可叹啊!”

马文才话音落下,不仅诸葛亮,便是杨姜魏三人,表情同样是显得非常的遗憾落寞。

尤其是魏延,表情最为悲戚。

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前些年,假如诸葛丞相依从了自己出“子午道”的奇谋,长安可能早已经拿下了。

自己的遭遇和当年的情况,岂非一模一样?

丞相,还是太谨慎了!

自己空有一身的才华发挥不出来啊!

他在内心感叹道。

诸葛亮呷了一口茶,平复了一下心情,方才缓缓说道:“上述这些,都是赢子夜的论断么?”

马文才平静的点了点头。

诸葛亮是一个豁达的人,也很现实,他绝不会沉溺于过去,因为过去无法改变,希望只在将来。

他看向马文才,轻声道:“过往的遗憾已经随风而去,任何人也追不回来,至少现在来讲,大汉保住了蜀地的基业。”

轻咳一声后又道:“赢子夜给你讲这些,那他有没有讲起过,在当前的这种情势下,我大汉要如何才能破局,如何才能击败曹魏,还于旧都,兴复汉室?”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称诸葛亮刘禅的政权为蜀汉,但是诸葛亮却依旧习惯于称呼他们为“大汉”。

偏安一隅,但是他心中的理想却从来没有磨灭过。

大汉就是大汉,就算是深居蜀地,大汉依旧是大汉。

他鞠躬尽瘁一生,就是要恢复大汉的昔日荣光。

而这时,马文才却是摇了摇头。

诸葛亮当即皱眉:“赢子夜没有与你探讨过?”

“非也,”马文才表情沉痛道,“我摇头的意思是,便是子夜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没有太多的办法?意思是他有一些办法?”诸葛亮试探着问道。

马文才点了点头道:“子夜曾经多次跟我讲起,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战争,比拼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最终比拼的是国力。”

“当今天下,曹魏最强,蜀汉最弱,两者之间的实力差距很大,这是世所公认的事实,想必诸位内心也非常清楚吧?”

马文才叹了一口,才道:“那么,两者之间到底差距有多大,子夜曾举过几个例子。”

“前两年,也就是我们诸葛丞相二出岐山的那一次,数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陈仓城,却久攻不克。而守卫陈仓的人是谁?仅仅只是郝昭率领的千余魏兵。”

“这件事情对诸葛丞相打击很大,从表面上看,这是诸葛亮的失败,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南北武力的差异。”

“自古以来,在华夏历史上,北人天然尚武,南人则更多的是文雅和秀气,北人往南打,往往摧枯拉朽,南人往北打,却常常屡攻不克。”

“所以,子夜说,蜀汉要想胜曹魏,得从根本上解决南人的脾性,推崇南人的尚武精神,采用新式的练兵方法练兵,不断淬炼他们的筋骨和思想,让他们比北人更强——而现在,诸葛丞相的练兵方法,起不到作用!”

“赢子夜……他知道如何练兵?”诸葛亮试探着问道,“他所谓的新式练兵方法,究竟是什么?”

马文才摇了摇头:“子夜不曾与我讲起具体的方法,他只说如果让他来给诸葛亮练兵,或许还有胜算,其他人根本不行。”

“但是,”马文才立即道,“子夜只是说说而已,他绝对不可能下山帮助诸葛亮,我记得就这两年,诸葛亮好像还真派人来请过子夜,甚至还亲自写信给他邀其出山,子夜从来都是直接拒绝,甚至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