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杀鸡儆猴(2 / 3)
他们所罗列的罪名,全都是捕风捉影、子虚乌有。
如今却还如此言辞凿凿的辩解,世上怎么有这种无耻的官员。
而众多大臣也看像一脸无知的王隋,不由都在摇头。
这家伙真是一点眼力劲都没有,没看到皇帝都已经愤怒到极点了吗?
如果坦然的承认,可能皇帝还会惩罚的轻一些,可现在。
这家伙显然已经死到临头而不自知。
王吉峰此时满嘴苦涩。
到了这一步,他就算是想维护也维护不了了。
虽然江南王氏是他们王家的旁支,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舍弃才能保住太原王家不受影响。
现在看来,必须要有人背锅才行。
死贫道不如死道友,王吉峰此刻已经下定决心,不再掺和到这事里面。
他相信,以他太原王家的实力,皇帝是不敢轻言动他的。
而作为江南士族的领袖,萧瑀目光幽幽。
他知道,皇帝显然是要拿江南士族的人开刀了。
这些有着江南士族背景的御史言官们发起弹劾,不可能想弹劾就弹劾,不想弹劾就偃旗息鼓,岂是一句不知情便可推脱的?
真当国家的律法是玩笑么?
真以为御史言官想弹劾谁就弹劾谁?
即使萧瑀有心维护,此时也是有心无力。
他很清楚,此次事件过后,江南士族对皇帝再也形成不了威胁。
江南是江南士族的江南显然要成为过去了。
果不其然,李二陛下强忍着怒气问道:“朕听说王爱卿乃是江南王家的人,是吗?”
王隋微微一愣:“正是!”
李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再次喝问道:“听说此次弹劾杨帆,杨帆之罪状并不是风闻奏事,而是故意编造的谣言,不知是否属实?”
王隋终于感觉到了一丝不妙,一张小白脸吓得更加苍白。
但一想到反正是那么多人一起,皇帝并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于是强装镇定辩解道:“陛下,吾等作为监察御史,为朝廷扬善惩恶,个个俱是品行良善,正直不阿,属于忠贞爱国之辈,岂会故意编造谣言构谄某一个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儿。”
听到这话,李二却也不恼,反而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你们这些监察御史,每一次的弹劾都对得起你们的良心,都是公平正义的体现?”
王隋傲然道:“那是自然!吾等御史言官虽然品级不高,但从来都是持身守正、品德良纯,从来没有冤枉一个好人。”
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不少御史言官都跟着附和。
只要紧紧抓住了“正义直言”这一点,皇帝就不能把他们怎么这样。
因为在百姓看来,能够担任这一职位的,俱是饱读诗书的有德之士,声誉清白。
在这个名声抵得上一切的年代,一个清廉的声誉比再高的职位都值钱。
所以,御史言官这个职位每一次的变动其实都是皇权与各大世家的相互妥协。
因为这个职位除了权力大,也象征着朝廷的正义,这也是这些御史言官肆无忌惮的原因。
这些御史言官看似并无实权,实则掌控着说话的声音,谁忠谁奸,谁善谁恶,往往都是由他们一言而定,仿佛是邪恶的审判者!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每一任皇帝都想把御史言官的职位换成自己人的原因。
听到王隋这么说,李二反而笑了,不再搭理有些迷湖的一众言官御使,而是从面前的桉几上掏出了一塌纸,扬了扬说道:“这是杨帆从江南送过来的奏折和证言证词,此奏折中状告王隋、黄峦等监察御史,依仗其御史职权,纵容家族勾结海匪鱼肉乡邻,逼死百姓无数,同时,目无枉法劫掠县衙大牢……”
“王隋、黄峦等监察御史违背良心,做出如此残暴无德、欺压良善,显然是藐视国法,此等丧尽天良之举与禽兽何异?诸位爱卿认为他们还配得上御史言官的德行么?”
王隋、黄峦等人浑身不由打了一个激灵,有些瞠目结舌,仿佛中了定身术!
此时王吉峰也变得目瞪口呆,真没想到杨帆居然会来这么一手。
人家正讨论弹劾你呢,却没想到远在江南的杨帆并不束手就擒,反而直接一个奏折反手扔出了一个炸弹——直接状告王隋、黄峦等人。
更主要的是,人家杨帆有证据呀,根本不是随便说说。
这种有人证物证的状告,与御史言官风闻奏事完全不同。
一旦定性,那事情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勾结海匪,还是劫掠县衙大牢,这些都属于造反的大罪,可是要诛九族的。
即使皇帝仁慈,但也能够把某一个家族连根拔起。
一时间,大臣们不由得看向王隋和黄峦。
却见两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