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风云涌动(2 / 3)
的是这次还有意外之喜,杨帆的一份奏折,引得其他世家官员纷纷针对他,简直是个大好机会。
不过,却也让他看清楚了杨帆在朝中的分量。
如此多的大臣维护杨帆,让他有些不是滋味。
若是房玄龄和魏征等人不站在皇帝那边,可能杨帆早就被弹劾了。
说不得此时他们王家已经在江南士族的拥护下成了江南的领袖。
想想要等一段时间才出结果,王羽就忍不住的懊恼。
王透风却是眉头越皱越深。
事情好像没有按照他们的计划进行啊,这不是他想要的。
按照他们原先的猜测,只要江南士族和太原王家联合起来弹劾杨帆,杨帆绝对会被架空或者被调回长安。
可如今皇帝居然做了冷处理,显然就是想将此次事件死死的压下去。
如今,弹劾杨帆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大臣越来越多,反而让他有了一丝不安。
假如这些人掌握不好一个度,威胁到了朝局的稳定,这绝对是李二所不允许的。
事情的发展显然背离了自己的初衷,有些过了。
自己王家只是想要维护江南士族的利益,成为江南的领袖,仅此而已。
可是很明显,一旦事情闹得一发不可收拾,引得皇帝震怒,那反而会适得其反。
若只是维护江南士族的利益,皇帝是可以容许的。
毕竟,江南的稳定,在皇帝心中同样重要。
但是,若是此次事件威胁到了皇权,威胁到了朝局的稳定,李二陛下绝对不会容忍!
作为老油条,王透风嗅到了一丝的危险。
王透风抬起头,看着眼前的王羽,面无表情道:“从现在开始,咱们王家置身事外,不要再与此事有一丝一缕牵扯。”
顿了一顿,又沉声道:“若是到时摘不清,那也是你个人的行为,与整个王氏无关,你要一口咬定是受到长孙安业和长孙冲的指使,你可清楚?”
王羽有些发懵,喉咙蠕动两几,想要问,却终究不敢。
别看王透风已经年过六十,属于垂垂老矣的年纪,但在整个王家,还是说一不二的。
想到这儿,王羽不得不说:“孩儿知道。”
可是,在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他承认当今皇帝英明神武,但李二真不敢冒着朝局动荡的风险对杨帆的弹劾置之不理。
要知道,那可是相当于自毁江山!
王透风自然将王羽的神情看在眼中,对于他的心思也能猜测个大概,不由得暗暗叹息。
本想把江南王家打造成不逊色于太原王氏的一个庞然大物,可下一代没有接班人啊!
王羽虽然是有些小算计,却只是小打小闹,悟性不够,心性浮躁,根本担不了大任。
王透风心里黯然,便懒得跟王羽解释其中的凶险。
他自信凭着太原王氏分支的身份,只要不是造反,皇帝都不敢把他们抄家灭族。
其实,王透风心里也是心存侥幸,他真想看看皇帝在如此困境,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破局。
要知道南陈覆灭,江南就被南迁的世家大族掌控,占据着江南地区的大部分利益。
而此次弹劾杨帆,与其说是针对杨帆,还不如说是针对李二陛下,让皇帝不要轻易插手江南之事。
因为所有江南士族都知道李二让人来江南的目的。
就是为了借助富饶的江南,为东征高句丽提供粮草和后勤的支撑。
一想到东征高句丽,此时江南士族心里就有些发毛。
毕竟,前隋三征高句丽,几乎耗尽了隋朝的最后一份家底!
到了最后,那位隋炀帝甚至亲自来到江南,也要逼着江南士族出钱出力!
虽然隋炀帝在江南士族的算计下命丧江都,但江南士族还是不想因为东征高句丽而掏空自己家族几辈子的财富。
这也是为什么江南士族如此抵抗杨帆的原因,就是期望将李二陛下把江南作为东征高句丽后勤基地的这心思扼杀在摇篮之中。
意思很明显,若皇帝要东征,李二自己想办法筹钱筹粮,不要打他们江南士族的主意。
至于李二如何是一意孤行还是妥协,那就要看他的魄力和决心了!
……
太极宫甘露殿!
刚下朝百李二陛下身穿明黄色的龙袍,负手而立,站在窗前驻足远眺。
呼呼的北风吹得远处的树叶刷刷作响,可李二却感觉不到一丝寒冷。
在他的身后,长长的书案上摆满了一大摞奏折,甚至还本几本直接丢在了火炉上燃烧。
长孙无忌垂手站在一侧,默然不语。
刚刚陛下为了这些弹劾杨帆的奏折龙颜大怒,甚至直接烧了几份,这可是破天荒的一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