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给你机会你真不中用啊!(1 / 2)
在赵瑞丽的“精心配合”下。
李达康获得了大量的案件细节。
开始大风厂的账户中有一笔未记名的十万元。
后来赵瑞丽想独吞这笔钱,就安排欧阳菁操作了几次。
至于为什么安排欧阳菁。
她知道亲疏远近,欧阳菁和自己同属于“领导干部直系亲属”一栏。
后来正好赶上大风厂职工入股的事。
这就给了赵瑞丽机会。
先把钱留下,待真股东入股后,自己这个假股东再虚套出来。
但是,这件事上大风厂的会计张桂萍却不配合。
无奈只能求助于三弟赵瑞龙。
赵瑞龙打听到张桂萍急需一笔钱。
就怂恿赵瑞丽用钱打开门路。
但是赵瑞丽却觉得向一个工人送钱,是件极为丢人的事。
放弃了这个念头。
可赵瑞龙把这件事跟赵立春说了。
也是出于对没当上大风厂厂长的事怨恨。
让赵立春硬把这件事安排到赵瑞丽身上。
也为陈岩石留下祸患。
所以赵瑞丽才半推半就的把钱拿给了张桂萍。
这钱甚至都令赵瑞丽感到嫌弃。
于是就造就了“钱没开封”的神奇操作。
总之,赵瑞丽对这件事也是很反感。
但是没办法,谁让她是大姐呢。
为了家人,就犯一次错误吧。
这样事情就很明朗了。
但是这个报告,对李达康来说就不好写了。
把矛头直指赵立春,合适吗?
就像自己担心的一样。
这个小问题能否扳得动赵立春这尊大佛?
但是不写的话,他和赵瑞丽的谈话内容又录的清清楚楚。
这让李达康又犯了难。
这还要找祁同伟商量一下。
比起祁同伟,李达康更像一个在赵立春手下长大的小孩。
自己能借助的力量,就只有赵立春了。
现在倒戈了,赵立春必定首先收拾自己。
所以,需要找一个更大的靠山。
但是自己当“枪”那么多年。
再攀到强有力的资源未必是一件易事。
从现在这个情况来看。
只有祁同伟。
这小伙子能调动的东西太多了。
也只有他才能把自己从赵立春的魔爪中救出来。
除了跟祁同伟算是相识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点。
就是对赵立春的态度。
而且李达康凭借直觉能感受的到,
对赵立春态度,与一个重要的人有着关系。
就是陈岩石。
这个祁同伟和陈岩石的关系太好了。
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陈岩石的大风厂吗?
李达康分析的很对。
但是有一点他搞错了。
陈岩石确实能作为祁同伟可调动的力量。
毕竟他也是一位厅级干部。
但是陈岩石可调动不了祁同伟。
陈岩石和李达康其实都一样。
都是祁同伟要塑造的人。
于是,李达康当着陈岩石和祁同伟的面。
展示着这次的调查成果。
也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到底要不要把赵立春也抖落出来。
“陈市长,同伟,你们看这件我的这份报告该如何写呢?”
陈岩石自然倾向于搞掉赵立春,率先表态:
“小李,既然是查案,就要查到底,半途而废肯定是不行的,何况这要向沈书记汇报的,查一半?后续的谁来办?”
祁同伟当然知道陈岩石的意思。
这是叫李达康把事情往大里写。
就冲着赵立春来。
不过也可以理解,对赵立春这样的人,确实不能手软。
但是,恰恰是因为要向沈书记汇报,更要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最好不要掺杂主观意见。
一旦掺杂了,好不容易换来的证据,就可能因此而存疑。
何况这些证据是偷录的。
较真起来,在法律面前是立不住的。
有一万个理由可以驳回。
更别说扳倒一个正厅级干部了。
“达康书记,我觉得这件事还是稳妥一些,把存在的客观事实写清楚就行了,不可添油加醋,剩下的由领导们自行判断”。
“还有一件事,抢注的事也要写清楚,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你也要写,这可能是你唯一向沈书记承认错误的机会了,用不了多久,这件事就会传出去”。
李达康的表情微微僵硬了一下。
但还是一口答应下来。
得令离去。
这个微表情肯定逃不过祁同伟的眼睛。
但还是装作没看见。
他能预料到,李达康一定会把事情办砸。
现在没有必要纠正他。
反正也跟自己没关系。
人都要经受教训才能成长起来。
结果,李达康就真的按照陈岩石的意见写了报告。
基于他认为陈岩石是老大的错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