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章 你让大风厂搞军工?(1 / 2)

加入书签

把蔡成功支走。

是祁同伟故意做的。

这个蔡成功问题很大。

解决他的问题还不能急于一时。

以后打交道的时候多了。

现在的蔡成功至少还算老实。

当下的时间节点对他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万一惹出点事来,恐怕首先要收拾他的就是陈岩石。

再加上自己编的冻结资产的事。

可以肯定,蔡成功是不会轻易搞出事情的。

当下最重要的事还是要把大订单的事情搞定。

郑西坡是个热情的人。

职务是保卫科长。

正好赶上值夜班。

所以第一时间就来迎接这位销售顾问。

“祁厂长,您好,您看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

“郑科长,不用这么客气,我就随便转转就行”,祁同伟接着说道:

“您是厂里的老人吧?”

“还行吧,十年工龄”。

“十年就当上科长了,进步还是蛮快的嘛”。

“过奖了,哪里比得上祁厂长啊!”

祁同伟微微一笑:“告诉您个秘密,我根本不是什么厂长”。

“那怎么,蔡成功说……”

“我这个头衔是省委书记随便给安的”。

这可比蔡厂长的头衔大多了。

一听是省委书记,郑西坡更紧张了。

即便不是厂长,也属于钦差之类的。

务必要服务好。

于是,郑西坡把祁同伟带到了厂里的陈列室。

详细介绍着这个国营大厂的历史。

这也是接待上级必备的科目。

祁同伟重生后,尤其对历史产生了兴趣。

之前研究岩台部队的历史,给了他很深刻的印象。

他知道,一切关于未来的展望,都离不开对历史的解读。

很多规律,很多线索,都是在读史中摸索出来的。

大风厂历史,决定着大风厂的未来。

这间陈列室很简陋,图像资料偏多。

但是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能够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放这些东西就很不容易了。

这里记载了这间国企的兴衰历程。

也记录了职工们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光辉岁月。

“祁厂长您看,我们厂从1976年建厂至今,一共经历了三个时代……”

郑西坡很熟悉这些东西。

毕竟有感情嘛。

这时,祁同伟发现了一件事。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一张部队干部和老厂长的合影。

“大风厂以前干过军工?”

“对啊!就在我刚进厂那两年,那也是大风厂最辉煌的年头”。

“做什么?”

“给部队做军装啊!其实,大风厂创立之初,就是一家军工企业,专门做棉被,后来,转型做老百姓穿的衣服”。

“后来,很多制衣厂兴盛起来,我们的业务没有那么好了”。

“我们的老厂长是从部队转业过来的,有一些部队的关系,就开始给部队做军装”。

“这是哪年的事?”

“大概是83年吧”,郑西坡想了想,“对,就是83年,做那个87式军装!”

“83年怎么做87式军装呢?”

“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吧,军装这个东西从设计生产到配装,需要很长时间。要不怎么能满足突然一下就装备那么多部队呢?”

“我们整整干了两年,那两年我算是赶上了,工人工资可高了,那会儿,我们加班也加的高兴!”

“那后来为什么不一直做呢?”祁同伟问道。

“因为这个换装啊,就刚开始那一批量大,因为全部都要换嘛”。

“后面的需求就没那么大了,后来听说我们老厂长那个关系调走了,也就没盯着这块一直干”。

“其实吧,我觉得可能是老厂长有点害怕了”。

“害怕什么?”祁同伟问道。

“咱们可不敢外面传啊”,郑西坡神秘的说道:“你想想,当年也没有什么招投标程序,就是一句话的事,让你干你就能干”。

祁同伟明白了,就是之前自己在会上提出来的,廉政问题。

见到祁同伟没有接话。

郑西坡紧接着说,“不过我敢保证,我们的衣服绝对是没有偷工减料,大风厂制衣质量,绝对没的说”。

“这点你说的对!”祁同伟说道。

“关于股份制改制的事,你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大伙怎么搞,咱们就跟着怎么搞呗”。

“只不过……”郑西坡面露窘迫。

“是不是手头不够宽裕?”祁同伟问道。

“拿出这些钱,可就是抄了家底了”。

“也不知道蔡厂长怎么搞来那么多钱,我们普通职工省吃俭用,十几年也就存了一两万块钱”。

祁同伟大概明白了郑西坡的意思。

职工的心态,他预测的没错。

但是真没想到,大风厂曾经干过军工。

这就给了他一个新的思路。

关于大订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