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到了刑场。(1 / 2)
上文说到那长工被送进了监狱之后,人家把各种刑具都给他上好了,也就出门把门锁住离开了。
他环顾这监狱的四周,发现四周都很黑。
这是因为监狱根本就没有窗户,至于为什么不见窗户呢?
就是因为有了窗户怕犯人逃跑。所以已经把这个漏洞给堵上了。
这也就导致监狱的光线很暗,到处都是漆黑一片。只有在走廊上插着几个火把。
发出微弱的光芒。并且时不时的还传来犯人的呻吟声。
喊叫声还有人惨叫:“冤枉啊,我冤枉啊!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我做的,是他们陷害我的。”
可是在监狱之中他们这样嚎叫着却丝毫作用也没有。估计他们也没有想到会产生什么作用,只是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一些愤恨吧。
只有发泄出来才让他们好受一些。至于那些人是因为不招认,结果让人家又给上了刑。
该打的惨叫一片,最后只能让他在地上哼哼着。结果最后的结果还是招认吧。
如果不招的话会被人家活活打死的。如果招了的话还能多活几天。如果不招的话,那真可能会出人命的。
当有一天自己被打死了之后,监狱就会填一个表格。然后上面就会填着上这个犯人是因为身体太差。
都得病死掉了。结果这县官自己一丝责任也不会有。所以有些人确实是被冤枉的,是因为被人陷害。
人家给县官儿送了钱,所以县官就让他招认。
而这人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所以也不想招,这样就僵持了下去。
但县官也不管这一些,因为收了钱他必须得让这个人招认了。
如果这个人不招的话,他就派人给这个人狠狠的上刑。只要他招认。
而有些硬汉就是不臭,结果最后活活被人打死了。打死了之后,县官儿就会找各种理由给他填一个表格。
以此来证明这个人是因为身体太差,得病死掉了。跟自己一丝责任也没有。
所以说在监狱之中很黑暗。不光是关系光线的原因,整个监狱的形势也是很黑暗的。
所以有些聪明人看看实在躲不过,也只好马上招认了。这样还能躲过一顿毒打。
等到上面儿再复查的时候,自己在翻供好了。这也是一个聪明的做法。
因为审案这个过程并不是县官儿一个人能说了算的。等他把供状写好之后,然后再寄给上级,上级看了之后再派人复核案件。
看看是不是这个案子判错了,如果判错了的话就会发回。让县官儿重审。
因为上级派的人发现这个案子案情的招供不够明确。作案的工具好像也不太对。所以这个案子还存有疑点,只能让县官再重新审一遍。
如果审完之后再递上去,发现还是不行,那还得再返回再重申。
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多,但是县官也最怕碰见这种情况。
因为这样做的多了之后,上去就会认为这个县官儿的能力不行。
连一个案子也审不好,还能做些什么?所以这样一来就会影响他的前程。
所以县官也就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一审下来就会把这个案子做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让人挑不出适合的毛病来。这样一来上面儿看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也就减少了发回重审的机会。
到时候县官儿再往上面儿给送一些。过了几年之后自己的升迁就有希望了。
一般县管在往上升,也就是升一个类似于现在副市长的级别。
也就是从七品升到了六品。也就是升到了府里,当了一个通判。而通判这个位置很重要。
因为他也是主管审案的。到时候案子审的好,再往上升,那可就是知府了。
古代的时候能当一个知府也很了不起。因为在他的下面还管着十多个县。
这样一来他的权力就很大了。原先他只是一个县官,只能在县里弄一些钱。
现在可好了,各个县的县官正在向他进贡,给他送礼。这样一来,他捞着钱就很多了。
就和原先说的一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说当一个知府。
三年弄10万两银子,那已经算是一个清官了。因为他搜刮的老百姓并不太严重。并且人家也不光是贪污,人家还是给老百姓会办一些实事的。
所以一般说来这样的官员名声都不太差。就怕有些官员不光不给老百姓办事儿,还狠狠的算计老百姓。
这是老百姓最怨恨的。因为他一时便利也不给老百姓,并且还狠狠的整治老百姓。
出各种坏主意,整治他手下的民众,等时间长了之后,他手下的老百姓实在受不了,有能力的都逃上山了。
没有能力的只能活活饿死。这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现在这长工已经招认了一切,顿时觉得浑身一阵的放松。
觉得在这个世上自己也已经没有什么要完成的事情了。只有静静的等待以后发展的结果了。
正在他想着的时候,呼啦啦一阵响。原来是一个狱卒打开了牢门。从外面儿走了进来,在他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儿。
上面是两盘菜,还有几个馒头。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