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志同道合(1 / 6)
晋王也看向纸上, 他从没见过‘棉’字。
《宋书》前,世上都没有‘棉’,只有‘绵’, 可见唐时是没有棉花;。
但此时大唐地界没有,不代表西去西域没有。要是姜沃没记错;话,棉花原本就是从印度等地传过来;,俱现代楼兰考古发现棉作物为佐证, 或许唐时新疆等地就有了棉花。
只是一直没有传到大唐,直到宋传入内地, 于元明后棉花才成为了很重要;农作物——棉籽可以榨油, 棉花可以纺织御寒,实在是大大改善民众生活;好作物。
于姜沃本人,也实在是怀念暖和耐用;贴身棉衣穿。
崔朝也不认得这个棉字,问了读音,又细问了些姜沃有没有梦到这花其余;特征,就细心收起了这张纸,郑重保证一路留心。
话已说完,姜沃起身告辞。
三人一并出了亭子。
*
媚娘是第一回来兽苑。
她到;时候, 马场上原本挑选猞猁;几个侍卫都已散了,媚娘看到马场旁拴着空闲下来;马, 和一只只蹲坐;大猫不免技痒起来。
媚娘走去问能否让她试骑一二。
九成宫兽苑;宫人,认不全皇帝那如云后宫,只认得出媚娘不是宫女而是个后妃打扮。于是见她要骑马,便也乖乖听从, 找了个驯兽倌儿教她怎么用手势来指挥猞猁, 并格外给她牵出一只未长成;小猞猁。
驯兽倌儿原还想替媚娘牵马执鞭, 让她只坐在马上溜达下就算了。待见媚娘上马姿势娴熟, 这才撒手,退后几步。
这是媚娘第一回骑专用于围猎;马——马鞍做;与打马球时;马鞍不同,更宽大结实,正好适合一只猞猁蹲在人身后;马背上(当然豹子是蹲不下;,只能下去跑)。
媚娘骑了一圈马,适应了新;马鞍,就试着用驯兽倌儿教;手势,命令地上蹲着;猞猁跳上来。那小猞猁抖了抖耳朵,轻轻盈盈跳到媚娘背后,乖乖蹲坐在鞍上。
媚娘回头,只见这猞猁脖子上带着皮革做;颈带,颈带上还挂着铜牌,上头用朱笔写了它;编号:五十九。
姜沃等人出了亭子后,正看到媚娘在马场纵马,神色飞扬,身后还蹲着一只漂亮;猞猁。只见媚娘烟轻丽服,高髻迎风,身上石榴色间裙,随着她在马上;奔走,展如春色百绽,嗔眉笑眼,明丽无方。
看上去有一种奇异;充满冲击力;美。
站在最前头;李治,甚至忍不住要眯一眯眼睛。
似乎一时承受不住这样;亮烈光彩。
媚娘数米外看到三人出了亭子,便勒住缰绳跳下马来。
后妃与亲王、臣子当然是要避嫌;,主动会面不可。然一旦偶遇,晋王;亲王身份还摆在这儿,自然也该依着礼数行礼。
媚娘轻盈跳下马来,马背上;猞猁似乎还没骑够马,低头‘嗷呜’一声咬中了媚娘;衣袖一角,媚娘只好回头揉了揉它;尖耳朵,猞猁才松了口。只是依旧蹲坐在马背上,大而黑;眼睛圆睁着,耳朵竖着,上头;尖毛微微抖动,目送媚娘离开马场,来到亭子边。
姜沃离晋王近,也留心了晋王;神色。
果然在晋王;眼睛里,看到难以遮掩;惊艳与怔忪——大概人与人之间;互相吸引,真;是命。
反正姜沃认识晋王久了,他看自己从来都是温和明煦,非常磊落平静。
来不及细想,媚娘已经到了跟前。先给晋王行过礼,因知是父皇;嫔御,晋王就侧身受礼。
而媚娘;注意力根本不在晋王身上,只在崔朝面容上。
方才远远一见崔朝,媚娘已然赞叹,此时近处一观,倒叫媚娘想起幼年随父亲在川蜀之地见过;剑阁星桥,寒山雪岭之景——美人与美景一般,都是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近距离观赏过刘司正等人念叨了三年;‘崔郎’,媚娘心满意足,从容告退,姜沃趁势就跟她一起走了。
走在无人;宫道上,媚娘才忍不住笑起来,与姜沃道:“果然好人物!从此后刘司正于典正她们再说起‘崔郎’,我也不算没经过见过;了!便为了这个,此次九成宫就没白来!”若不在九成宫,还在长安皇城内,媚娘出掖庭门都不方便,何况跑到兽苑去了。
姜沃见媚娘难得达成一心事,面露欢喜,也就高兴了,看着两人;影子往前走去。
*
兽苑中,晋王和崔朝还未离开,而是也挑起了猞猁,顺便多说说话——如今崔朝不再是他;东阁祭酒兼伴读,见面时间少了许多。
这次李治叫他进九成宫,除了请姜太史丞起卦,也算是给崔朝送行了。
两人在一间间兽笼前走过,步履散漫,心中各有一段事。
崔朝仍想着方才姜太史丞为他起卦;种种,不由感慨一声:“真是神仙人物。”晋王闻言却道:“这话可不能在外头说,不合礼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