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0章 想要富先修路(1 / 2)

加入书签

叶长青笑着走过去举手跟所有人打招呼。

秘书韩韩绍给叶长青介绍第一个人,江苏巡按使韩止石。

韩止石今年57岁,身体看上去根本不像五六十岁的人,精神状态很好。

叶长青笑着跟他握手:“韩三爹,久仰您的贤名了,幸会!”

这个称呼是乡人对韩止石的亲切称呼,因为他主政期间颇有政绩建树,莅任期间,改良农工,崇尚实业,兴利导淮,关心民瘼,一生德政贤明。

在民国初年,有很多旧文人、旧官吏出身的官员在民国建立之后想尽办法发展民生,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且颇有风骨和气节,这位韩巡按使就是其中之一。

韩止石老成持重,说道:“不想老朽区区薄名竟然也入了叶总督之耳,实乃老朽之幸!”

叶长青又走到第二个官员面前,经韩绍介绍,得知此人就是浙江巡按使屈迎广。

“听说屈先生早年与竞雄先生和伯孙先生一同起事,为光复浙江而立下赫赫功勋,真是我辈楷模啊!”

提起那段往事,屈迎广还是很自得的,他此时对叶长青的好感也增加了不少,笑着说道:“都是从前往事了,当年准备不足,仓促起事,以致秋、徐而人死于清廷之手,没想到叶总督也知道此事”

叶长青说道:“只恨我那时年幼,没有参与起事,屈先生何其有幸也!”

第三个官员就是现任的八闽巡按使许石英,清廷旧官员,曾赴欧美考察学习司法和监狱管理,民国元年5月的时候当任袁大头手下大理院院长,后来又担任司法总长、奉天民政长、约法审查员等职,今年五月入闽当任民政长,后改称巡按使。

叶长青跟许石英握手问道:“俊人先生,闽地情形如何?“

许石英说道:“民生凋敝,工商疲惫,百废待兴啊!”

叶长青说道:“闽地山多林密,耕地少,百姓人均耕地面积少,要解决百姓们的生活和口粮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难题,这也是自古以来官员们入闽为官的一大难题,但我相信还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比如,若是水稻耕地面积少,可以尝试在坡地、荒地多种植地瓜、土豆、高粱等作物,特别是地瓜和土豆,只要耕作得好,产量很大!”

“再比如,农业受耕地面积少的影响,可以用减少商税,废除苛捐杂税的基础上鼓励工商,特别是在沿海城镇,可以利用拥有出海口的便利条件,兴建大型工厂,发展工商业!”

许石英听了叶长青的话说道:“总督大人说得倒是轻巧,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了!”

叶长青笑着说道:“当然困难,若不困难,改变闽地百姓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机遇哪能让俊人先生遇上呢?但是我知道一句话,想要富,先修路,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一个道理!”

“闽地百姓为何穷困?百姓们房子周围都是山地,连一条好路都没有,生产的作物、水果、养的鸡鸭猪和山货如何运出去?这些运不出去卖不到钱,百姓哪能够富裕呢?”

“官府若是把城镇与城镇之间,甚至把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道路修通修宽敞,这些农作物不就可以运出去卖钱了吗?商人修建的工厂生产的商品货物不就可以运出去了吗?只要把路修通,从前需要好几天的路程,道路修通之后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抵达,这是不是极大了为工商的兴起提供了便利呢?”

“西洋、欧美为何比我国强大?还不是因为他们有钱,发展了科技?俊人先生也是出国考察过的人,想必也知道西洋的大国都是商业兴盛吧?他们拥有大量的铁路和公路,我听说德国境内已经修建起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以这样的交通便利条件,何愁工商不发达?倘若战事一起,军队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投送到前线打敌国一个措手不及!”

许石英哑口无言了,不过他从叶长青的话中也确实受到了启发,发展工商业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解决交通道路问题,才能保障工商经济快速发展和流通,他把自己在西洋考察 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回忆了一遍,这才发现自己之前总是想不明白的问题,现在也搞明白了,没错,就是修路,西洋各国的公路、铁路都要比民国发达得多,更别提船运了。

他想到了这个后,于是就对叶长青拱手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想叶总督年纪不大,却对治理民生如此了解,是老夫小瞧叶总督了,还请总督恕罪!”

叶长青笑着摆手说:“无妨,此前俊人先生不了解我,可以理解嘛!”

接着,叶长青又分别与另外13个道尹一一握手认识。

等跟所有人都认识之后,叶长青走到台上面对众人压了压手说道:“诸位请坐!”

大家都坐下,叶长青坐下后说道:“这次把三省父母官召来上海,一方面是想跟诸位认识,互相了解一番,一方面是总督府要对东南三省接下来三年的民生经济治理和发展做出规划!”

“首先要说的就是交通问题,这是总督府自组建成立正式开始办公以来要做的第一个工作,民政司下辖的交通道路管理署主要负责这个工作,未来三年内,江苏和浙江境内至少都要再建成一条铁路,要把道与道,县城与县城之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