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卷五 第705章 长孙皇后的底气(1 / 4)

加入书签

对于杜楚客他们而言,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颜面定然是要找回来的。

不单单是他们丢了大唐的颜面,关键是如今正处于蜀王监国,这会损坏蜀王的威信。

为什么之前都好好的,一到你监国就让堂堂天朝上邦让人欺凌如此?

这是他们不能允许的。

当然,这一切权万纪还不知晓,他这会儿正马不停蹄的朝着洮河郡赶路。

虽然上了年纪,如此奔波身体吃不消,但他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压根就不敢在路上过多的停留。

就在权万纪赶路的时候,大唐,长安,东宫。

长孙皇后听完内侍的汇报后,却是笑道:“让他们去折腾吧,本宫也想知道,这些人到底会怎么选择。”

说罢,便看向了一旁正在糊弄李治几个小家伙的李泰,道,“此番你父皇南征,你怎么没跟着一同前往?”

“孩儿去做甚?”李泰闻言,将新城扔给李治,又将晋阳公主抱在手上,笑道,“孩儿又没什么雄心壮志,也没什么经世之才,与其给父皇添堵,还不如留在长安侍奉母后。”

世人都当李二将李孝恭、李道宗这些皇室宗亲留在长安是为了制衡李恪,但李泰却很清楚,真正能左右皇室宗亲的却是他这位近些年低调得不像话的母后。

只有她母后才能称之为长安的定海神针。

而且,自李二筹备南下亲征开始,就没计划带他,他对其也是极其清楚。

李恪以为他只要能击溃李承乾的大明就能够着那個位置,呵呵,有他在,有他母后在,李承乾即使战死了,那也轮不到他李恪。

所以,自李二南征以后,李泰往长孙皇后这里跑得便更勤快了。

说完,便将正在用手巴拉他头发的晋阳公主给揽在怀里,还在其脸上吧唧了一口。

“臭死了……”晋阳公主见状,当即奋力反抗。

两只小手死命地推着李泰的脸。

李二南征了,自然不会带着晋阳一同去,毕竟晋阳身体本就不好,加之岭南乃烟瘴之地,他也怕出个好歹,是以这位从小就跟着李二长大的晋阳再次回到了长孙身边。

看着这对兄妹如此,长孙很是满意地笑了笑。

对自己几个孩子,她还是很满意的。

……

而在李恪府上,自权万纪离去后,杨师道便正式接替了权万纪的位置。

杨师道这人有点儿意思的,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卷入了李承乾造反一案,不过他这人过于圆滑,倒是牵扯不深,别说命保住了,就连官职也只是罢为吏部尚书。

听听,是罢为吏部尚书!

当然,他个人能力是一方面,出身也是一方面。

之前也说过,大唐朝堂上的官员就没几个真正泥腿子出身的。

杨师道也不例外,他出身弘农杨氏,与前隋杨坚、杨广乃同族。

准确来说,都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裔。

看看,事实就是这么操蛋。

真正掌权的人往往都是那一批人来回打滚!

这话要放在后世来说,那就是谁他妈祖上还没富裕过?

能在几千年的朝代更迭、战火纷飞中传承下来的,不是祖上辉煌过,那就是运气逆天……

“看殿下这幅表情,该是两位王爷哪里不顺利?”杨师道笑道。

李恪闻言,摇了摇头,道:“预料之中的事儿罢了,不过此番让安德郡公出来辅佐本王,确实是本王孟浪了。”

弘农杨氏乃是他外祖父一系,虽然前隋灭了,但灭的也只是前隋,并非弘农杨氏。

而他在朝堂上,最大的助力,其实也是弘农杨氏。

甚至,就连他的王妃都出自弘农杨氏。

“殿下说笑了。”杨师道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就是身为臣子的本分,如今陛下南下亲征,大赵辱我天朝之威,身为侍中,老臣岂能坐视?”

如果这里只有他和李恪两人,他当然不会如此含蓄,但这里明显不止他们两人啊。

作为一个能在前隋覆灭还能加官进爵,两朝为官的他,圆滑是他少不了的特性。

要不然,凭什么他能在卷入了李承乾谋反案后还能全身而退?

比起功劳,他能有侯君集大?

说到底,他比较惜身!

而且,此番弘农杨氏来辅佐李恪的人也不多,毕竟是一个大家族,不可能把宝都压在李恪身上。

瞧瞧崔王郑卢这些家族便知晓了。

大家都在等,等最好的时间。

“安德郡公此言在理,想我煌煌大唐,何时受过此等屈辱?那李元景数典忘宗,不当人子焉!”郑旭当即就站了出来。

既然李元景已经自立为王,脱离了大唐,那该有的恭敬也便没了。

这话哪怕是当着李二、李渊的面他们都敢如此说。

没有谁会为了一个背弃了大唐的叛逆发声。

“李元景此举的确辱我大唐甚深,不过如今陛下率军南征,面对李元景的挑衅,我等也有心无力,不知安德郡公有何想法?”崔沪问道。

论到官职,他们这些人里面官职最高的便是这杨师道了,官拜侍中,为门下省长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