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开创未来(1 / 1)
“纵观龙国两千年历史,可曾听说过学生杀人放火的典故,这是被逼无奈的反抗。
大总统抓捕无辜之学子,在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作为学校主事,我宣布,罢课,直到释放学生的那一天。”
李胜此刻已回到故乡,当上了一名教师。当听到首都大学的剧变消息时,他深感震惊,并积极呼吁家乡的学生们举行罢课示威。
在首都的那段日子里,尽管他竭尽全力想要接近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但在龙国这个地方,人们往往喜欢按照资历和辈分来行事。来得早的人占据了有利位置,而来得晚的人则难以接近核心圈子。
新文化运动使得首都大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政治中心,那些最早参与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无疑成为了政治领袖。可以说,现在的首都大学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学阀势力。
特别是以胡公知为首的一批人,他们对新兴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无情地打压。面对这样的局势,李胜最终选择离开了首都大学。
李胜会老家并不仅仅是因为无法进入新文化运动核心层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逐渐察觉到新文化运动似乎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尽管这场运动唤起了众多龙国人的觉醒,但却给人一种文化分子自我陶醉、脱离大众的感觉,未能真正与龙国的底层民众紧密相连。
面对这一困境,李胜会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新的方向和答案。
他认为,只有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的需求和疾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决心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寻找其他可能的出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当他得知五月四日那天首都爆发了学生抗议活动,许多学生被警察逮捕后,他号召学生们举行罢课,以表达对政府镇压行为的不满和愤怒。
同时,面对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北羊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
在首都大学校长的不懈努力和营救工作,以及北羊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最终,北羊政府决定释放被捕的学生,以平息社会舆论的怒火。
首都大学校长蔡先生,在北羊政府内部也有着极高的地位和话语权。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更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其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此外,这次行动背后的局势复杂多变,北羊政府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事实上,有些人可能就是幕后操纵者,推动着这场运动的发展。
这场运动,陈先生是这场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而李先生,是起了大作用的。
此次运动还有一个火炬手,林先生。
正是他写的一篇《外交警报敬告国民》让龙国上下知道了外交失败的信息,可以说是这次运动的推动者。
林氏一族很不简单,不仅家大业大还持身正大,焚烧违禁品的林大臣亦是这一族人,他的弟弟觉民更是参加了孙公武组织的那场起义,在失败后对持公堂,壮烈牺牲。
而在林先生背后还有一个操盘手。
没错,这里所说的就是你,梁举人。
(越是深入地了解梁举人的过往经历,就越发觉得康秀才根本不配梁举人并列。
无论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还是细微之处,都能看到梁举人活跃的身影。五四运动如此,安姆和会亦是如此。梁举人在安姆和会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搭桥铺路的关键作用。
这是一个真正的伟人,他一生都在为龙国的崛起事业,始终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安姆和会意图割让龙国领土给倭国的消息,正是梁举人及时传递回国内的。
然而,当安姆帝国在谈判桌上遭遇挫败后,众多人士却将责任归咎于梁举人,全国上下对其进行声讨。关键时刻,多亏蔡先生和陈先生挺身而出,以个人声誉作保,才使得梁举人得以恢复名誉。
梁举人对此是如此评价的:“一纸电报,满城风雨,此种行为鬼域情状,从何说起?”
说个题外话,他们儿女是这个时代非常有名的,可能两位家长就是在这个时候结识的。)
这次运动虽然仅仅持续了三天,但它的意义非比寻常,这次运动不仅是学生们的自发爱国行动,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觉醒。
在此前的历史进程中,类似的运动更多地局限于上层社会的政治斗争,文化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这次运动却将广大百姓卷入其中,真正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这种全民参与的局面为费伦之火思想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得以迅速蔓延。
这场运动是龙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从今天起正式登上龙国历史舞台,费伦之火思想也开始在龙国广泛传播。
龙国,这个沉睡的雄狮,开始苏醒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