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9章 其中猫腻(1 / 2)

加入书签

祝明月挑眉问道:“你舅舅和王爷有过节?”

不然为何选三个谥号,其中两个都有坑。

袁奇在太常寺浸淫多年,其中的门道心知肚明。

白秀然轻轻摇头,“据我所知,没有,三个不都是美谥么。”

祝明月手指在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几下,往常不在意的虚名,现在却格外重要。

一旦吴岭谥号为“壮”,那他生前力主的征讨突厥之议,十之八九会化为泡影。

祝明月郑重其事地问道:“秀然,依你之见,哪个谥号最为合适?”

这种事她压根没有掺和的资格,不是权力地位。

而是这种事撕起来,双方都得拿出大部头的历史文献做背书。

祝明月一知半解,若没有白秀然掰碎了来说,恐怕也会傻乎乎地觉得都不错。

白秀然本人原先或许也不清楚,不知从何处听来。

白秀然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以为该是‘烈’。”

吴岭一生征战,鲜有败绩。

“壮”字,最适合的人不是他。

祝明月倾身向前,压低声音道:“而且,皇上不会认同‘壮’字。”

其他武将或许到此已经心满意足,但吴岭却不止于此。他是支持皇权的重要基石,宗室代表人物。

若只能得一个“壮”字,莫说寒心与否,相当于让吴杲亲自否定本朝的大半武功。

白秀然轻轻点头,算是认同了祝明月的说法。

祝明月微微点头,“你舅舅真会做人。”

接连扔出两个烟雾弹,看小丑跳出来作怪。

白秀然:“王爷的秉性气节,我等皆钦佩不已。”

祝明月长叹一声,“事情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头枕在靠背上,十指交叉道:“突厥怎么办?”

白秀然:“自陈国公和李大将军北征失利后,除了不久前那一场,朝廷已经很久没与突厥开战了。”

现在人人都知道,那一场出征失利,非战之罪。

可又能怎样,边军元气大伤,元宏大将并州大营掏得只剩一个空壳。

白秀然:“父亲说,高句丽只是芥藓之疾,突厥才是心腹大患。”

高句丽虽然烦人,但除了边境的摩擦,国小民弱,无力入侵中原。

突厥则不然。

祝明月第一次明确知晓白隽对此事的看法,他没征过突厥,却参与过东征,虽然干得只是后勤。

祝明月若有所思道:“令尊……”

白秀然郑重道:“父亲有意去并州任职。”

并州虽大,但能容得下白隽的,只有一个位置。

原先白隽恨不得明面上和并州大营撇清关系,但现在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眼前。

吴岭没了!

并州需要一位能镇得住的人物。

白隽除了武勇没处验证外,其他都符合条件。

感谢白智宸幡然悔悟、灵光一现、明哲保身……为白家在并州保存了火种。

白秀然纠结道:“并州虽是老家,但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少有回去。父亲的身体,实在叫人担心。”

白隽的身体,没外头传言的那般糟,但也没想象得那么好。

白隽先前为了避祸,把祖传风疾传得满城皆知。

现在有一个需要身体条件过关的官职,直接抓瞎,总不能当场表演一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祝明月忽然有一个猜测,或许还算一个优势呢。

皇室费了几十年时间才把并州大营和白家分开,如今为了巩固局势,不得不把白隽调过去。

白隽干个几年,待局势稳定下来,两腿一蹬……并州大营又可以洗牌了。

白家在并州大营势力没落,就是新旧交替时出了岔子。

这等诛心之言,祝明月不会对白秀然言说,换了另一句话,“梁国公乃是长者,合该你年轻力壮的兄弟们出力。”

白湛兄弟几个多出力,白隽就能轻松些。

白秀然:“说的也是。”

话音一转,问道:“右武卫的东西带够了吗?”

祝明月:“他们够不够不清楚,但我这儿是不够的,时间太紧了,市面上的东西并不充足。”

庄旭不光要满足右武卫,还打算发挥“娘家人”的优良传统,帮其他几卫一把。

白秀然沉吟道:“其实还有一条路子。”

祝明月不明就里,“哪一条?”

白秀然近来思考过这个问题,“高门大户奴仆无数,可以将他们的冬衣折换出来。”

一家大户一次性少说能挪出几百件来,多找几家就能凑齐一卫所需。

祝明月含笑道:“说得轻巧。”

谁有那般脸面撬动几十家高门的资源,况且这些东西他们宁肯捐去寺庙,也不会换给南衙。

不到将国破家亡的时候,捐献军资,太敏感了。

白秀然:“所以说,这只是一条路子。”

成与不成,不在考虑中。

白秀然问道:“婉婉多久回来?”

先前祝明月为了防止走漏风声,特意隐瞒林婉婉的行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