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11章 求贤若渴(1 / 2)

加入书签

白智宸挖挖耳朵,“我倒要听听,你能有什么高见?”

冯睿达缓缓开口,“上策就是别管是白家主枝还是旁支的子弟,抓着几个有出息的,赶紧培养起来,几年后能撑起这一摊子基业。”

白智宸沉默半晌,反问道:“你看平时跟在我身后那几个的,像话吗?”

冯睿达沉默以对,无声胜有声。

那几个白家子,养一养或许能冲锋陷阵,但接过并州白家势力还嫩点。

白智宸好歹还有厚道这一优点。

白智宸脑海中不断搜索,不光身边的子侄,远房的子弟也盘算。

听过白隽的次子好武事,但人在长安有更好的前程,为何要跑回并州辛苦戍边。

白智宸终于明白了冯睿达所言的上策之精髓——将权力和兵马牢牢掌握在白家手中。

问道:“中策呢?”

冯睿达:“重组班底,你这人虽然不大聪明,但有一个好处——不恋权。”

“寻一位智谋过人的谋士,为你分析时局、筹划后勤、经营人脉……”

反正现在的白智宸是没有的,否则不会没头苍蝇撞那么久。

“出征作战,你自己上。”

这方面白智宸倒是及格。

好处是兵马还在白家手上,是时人熟悉的东主幕僚戏码,坏处亦或说难处是——难找。

真以为优秀的幕僚是地里的韭菜吗?

白智宸左右四顾,他早承认自己没脑子,也接受周围人都不怎么聪明的事实。

冯睿达还没说完,“还有一种可遇不可求,就是你能找到一个将才,帮你打仗。”

王元亮质疑道:“征战之事,岂能假手于人?”

冒名顶替?

孰料梁景春不住点头,来到南衙熟悉的戏码——架空。

前提是上司有自知之明,且不恋权。

换了吴杲那种人,你说一句要分权,他能送你九族团圆。

众人见梁景春的动作,惊讶不已,难道外面已经变成他们不认识的样子了么。

冯睿达有的是实例,“你看我们王爷的独苗苗……”

“算了,我们大将军的弟弟……”

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样。

众人只觉得内幕重重,吴越在外什么形象,宗室新一代表率。

范成明,南衙青年才俊。

他们的战绩,都是代打来的?

王元亮迟疑道:“这样的人,岂会甘居人下。”

冯睿达:“看缘分,可遇不可求。万一人缺出身,缺进身之阶,亦或者单纯觉得脾性相投呢。”

王元亮:“与虚君垂拱而治异曲同工。”

看在和白智宸的交情上,不得不提醒道:“但需谨慎行事,一个不好,鸠占鹊巢。”

往后兵马还姓不姓白,都是未知数。

冯睿达出馊主意道:“白八,可有儿女?”

白智宸没想到话题转变得这么快,愣了一下才回答道:“有。”

冯睿达:“若真能招来将才,没成亲就把女儿嫁给他,成了亲就结儿女亲家。”

联姻,高门结成利益联盟巩固势力的常见手段。

稳稳的,很安心。

冯睿达一句话,就给白智宸儿女折腾来一个没影的岳家、夫家。

狄正青思量上、中两策,都是图人。

但这人却不是那么好找的。

话题不能继续偏下去,大胆道:“敢问冯将军,下策为何?”

冯睿达:“下策就是白八把手里的兵权一交,留在并州做富家翁不大可能,去长安养老。”

“大概率去左御卫,他们天天打马球。”

地方刺头和高门着姓子弟,大多扔去左御卫。

卢自珍的卢是范阳卢,天王老子来了,都能压得住。

不管进去是什么蛮横样,出来肯定是最适合休闲养老的姿态。

冯睿达:“元宏大就是被卢大将军亲手拿下的,你若去了,想必很有共同语言。”

这下策,果然很“下”。

相当于让白智宸亲手断送自家势力。

冯睿达:“但有一个问题,并州没有能接下白家势力的人家。”

想走也走不掉。

王元亮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并州头一号高门,太原王氏,早几代出的全是将军。

但新朝新气象,大吴的规矩就是,门阀不能掌兵,尤其是五姓七望。

名望和军权,只能得一。

不论卢自珍还是王元亮,他们只是顶着姓氏从军,而非率领家族部曲征战。

王元亮在边关自在些,是王氏掌兵的代言人之一,家族在背后支持他养兵。

卢自珍在长安执掌左御卫,从始至终都是朝廷的兵马。

元宏大从自家大营里,调不出两千人,就是实证。

白家不可能将兵马交给并州任何一家豪门,那只会滋养出一个庞然大物。

唯一能交兵的对象是并州大营主将,但边军和南衙不是一套玩法。

主将一家独大,未必是好事。

势小的接不起,势大的不能接。

白智宸能选的只有上、中两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