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章 相互平衡有序竞争(2 / 3)
右侍郎说道:“李承训的方略虽有可取之处,但实在是有些贪功冒进。”
大都府的一位佥事大声说道:“我看李承训的方略很好。如若不然,你们谁能想出一个能够一举聚歼西戎大王子主力的办法?”
兵部左侍郎不屑地说道:“这个方略明明是原来在我们职方司任职的萧干城想出来的,如何成了李承训的计划。”
大都督府的另外一位佥事说道:“侍郎大人何处此言,萧干城怎么成了你们职方司的人?人家萧佥事可是正经八百的武官。你们兵部什么时候有武官了?”
兵部左侍郎毫不示弱,说道:“在我们兵部干过一天,那就是我们兵部的人!”
很快双方唇枪舌剑,直接歪楼。
太子殿下一拍桌子,说道:“好了,好了,不是说这个事的时候。眼下前线十万火急,你们说说赞同不赞同李承训的计划?”
瞬间现场沉默下来。大家都是老油条,这种时候说赞同不是,说不赞同也不是。要是说赞同,万一打败了,自己就要担责任。说不赞同,万一打胜了,太子和陛下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行。
太子心中不悦,便点名道:“兵部尚书,你先说说。”
现任的兵部尚书过去也在干城家听过花魁弹曲,与干城私交还不错。他说道:“眼下确实只有这个方略能达到速战速决,歼灭西戎大王子的目的。不过沙漠行军还是要做好向导、水、军粮和饲料等保障。同时天气也是个大问题。要是风向不对,或者赶上天降大雪或者大雨,恐怕也难成功。甚至迂回至西戎军背后的部队也会面临断粮的绝境。”
太子听罢,心中不由得一紧。他原来认为沙漠行军无非就是解决水的问题,还真没想到有这么多的细节需要考虑。
一时间众官员纷纷交头接耳。有表示赞成的,还有趁机拍马屁的,说什么尚书大人实在是高明。
太子皱着眉头问道:“大都督府什么意见?”
大都督府大都督说道:“打仗关键看人。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萧干城既然主动请缨担任迂回部队的主将,那他必然会充分考虑到种种困难。所以臣以为李承训的方略有成功的把握。”
刚才被大都督府官员怼过的兵部左侍郎余怒未消。他立刻反驳:“还是我部尚书说的对,李承训必须再做一个详细的方略。必须将何时出动,如何保障等问题说清楚。”
大都督府的一位佥事回怼道:“左侍郎你难道是算命的?现在就能算出来半年以后哪天刮风,哪天下雨?”
又有的大都督府的官员阴阳怪气的调侃:“自古打仗都是兵贵神速。要是按左侍郎的意见,从陕西到京师来来回回修改几回作战方略。恐怕到了后年,大军也到不了西域,李承训和萧干城还不都得饿死在陕西。”
此话一出,众武官都爆发出一阵低声的哄笑。太子心中更加不悦。这些朝廷大员不以大局为重,天天都是对人不对事。不过他还是耐住性子,毕竟这是他第一天执掌朝政,也不能上来就发飙。太子挥了挥手,说道:“这个事先议到这里。户部的人说说军粮怎么解决。”
这回文武官员到没有起太多的冲突。经过讨论,拟决定从陕西临近的河南和四川紧急调运军粮运往前线。不过这又产生一个问题,由于本次调粮事涉多个省份以及运河,所以必须派一位巡抚大臣协调调度。
这下众官员又开始扯皮。这绝对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苦活、累活,稍有差池就要扒马褂。扒马褂都是轻的,要是陛下雷霆震怒脑袋搬家都有可能。
作为吏部的老人,蒲路蒲阁老说道:“殿下,眼下只有秦源秦少卿最为合适。”
此话正中太子下怀。秦源是太子身边詹事府的老人,深得太子信任。秦源若是被破格提拔成三省巡抚。日后秦源返回京师,就可以将他安插到六部担任尚书,甚至在内阁担任辅臣。
太子压抑住心中的喜悦,然后说道:“这样做有些不妥。秦少卿资历尚浅,担任如此重任,恐怕不好吧?”
一众官场老油条也看出太子的心思,只恨自己为何没想到提出这等让太子开心的人选。于是众官员纷纷表示赞同蒲阁老的提议。
待今日议政结束,太子便去太液池边的茶室与鉴慧法师商议。老王爷看罢李承训的奏折后,点点头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李承训的作战方略于兵法相合,确实可行。”
太子殿下又将今日议政时,兵部尚书的意见说了一遍。鉴慧大法师笑道:“兵法云:‘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眼下西域战事瞬息万变,西域与京师相距万里。朝廷对前方战事干预过多,并无益处。还是将具体的指挥权交给李承训他们处理去吧。”
西海郡王当年经历过的大仗、恶仗不计其数。太子再老王爷面前也不藏着掖着,便虚心问道:“那朝廷该做些什么?”
老王爷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当年司马昭命钟会率大军讨伐西蜀,又派邓艾迂回成都,还安排卫瓘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