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举超越(1 / 2)
对中国陆军来说,T-88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原因就是,T-88被中国陆军当成了中兴计划的支柱,即T-88是陆军走向复兴的关键性标志。 为此,陆军在T-88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整个T-88项目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火力。 主要就是,中国陆军在此之前研制的所有坦克存在一个通病,即火力弱于同一时期的德军坦克。比如德军在第一代主战坦克上使用了一百毫米与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而中国陆军的第一代主战坦克的坦克炮只有九十毫米,而德军的第二代主战坦克使用的是一百一十五毫米滑膛炮,而中国陆军的是一百零五毫米线膛炮。虽然通过提高弹药性能,甚至是研制一些特种弹药,中国陆军第二代主战坦克的火力已经追上了德军,但是在火炮口径上,中国坦克依然不占优势。再说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陆军的第二代主战坦克面对的都是德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而一百零五毫米线膛炮不管怎么改进,也不可能在性能上超越同时代的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 显然,中国陆军必须改变这一局面。 结果就是,在确定第三代主战坦克性能的时候,中国陆军明确提出,必须针对德军的第四代主战坦克。 如此一来,就需要使用口径超过一百二十五毫米的坦克炮,而且必须是滑膛炮。 当时,中国陆军获得的情报是,德军已经准备在第四代主战坦克上使用一百三十五毫米滑膛炮。 这份情报,让中国陆军决定研制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 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而且这个难题差点让T-88主战坦克难产。 原因就是。中国在此之前不但没有研制过口径如此大的坦克炮,甚至没有研制过大口径滑膛炮。 也就是说,研制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技术跨越太大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T-88的研制工作持续了十四年,从一九七五年立项,到一九八八年才正式定型。 更要命的是,即便到了一九八八年,中国都没有研制出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结果就是,T-88服役的时候。为其配备的是用在T-69上的一百零五毫米线膛炮,而不是计划中的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由此,导致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 这就是,T-88不但重视火力。也重视防护。 在T-88上。中国陆军明确要求采用复合装甲,确保其正面防护达到六百毫米均制轧制装甲钢的水平。 为此,中国陆军不惜耗费重金从英国引进了乔巴姆复合装甲的生产技术。 更重要的是。中国陆军没有直接采用乔巴姆装甲,而是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性能更好的复合装甲。 在防护测试中,T-88炮塔正面装甲的防护水平达到了八百毫米,车体正面为七百五十毫米。 可以说,T-88是当时防护性能最好的主战坦克。 只是。提高防护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必然的问题。即巨大的车重。 T-69基本型的战斗重量达到了四十八吨,在当时已经是庞然大物了,比德军第二代主战坦克重了近十吨。 只是,跟T-88相比,T-69只算得上是轻量级选手。 T-88基本性的战斗重量就有六十一吨,后期改进型达到了六十四吨,即便在冷战结束的时候都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之一。 说白了,巨大的战斗重量正于其防护能力有直接关系。 显然,在一辆重量超过六十吨的坦克上安装一门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显得非常滑稽。 要知道,德军三种第三代主战坦克的重量都在五十吨以内,而且全都配备了一百二十五毫米滑膛炮。 按照这个比例,T-88至少应该配备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 问题是,在T-88定型的时候,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研制工作仍然处于技术阶段,即仍然在解决主要的技术问题。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种被中国陆军寄予厚望的坦克炮能在什么时候研制成功。 也许,根本就无法解决技术问题。 要知道,研制火炮绝非增加口径那么简单。口径增大之后,会出现很多需要用新技术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的膛压是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的四倍,而且膛内最高温度比一百零五毫米坦克炮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这就需要采用强度更高、耐腐蚀性能更好的材料来制造火炮身管,以确保火炮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此外,还需要采用新技术来解决火炮身管的精度问题。 事实上,在当时采用一百四十毫米滑膛炮并不现实。 有一个很多人忽视了的问题,即一百四十毫米坦克炮炮弹的重量。 在研制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的时候,德军就考虑到了炮弹重量带来的问题,并且开发了自动装填机。即便如此,为了确保在自动装填机出故障之后,依然可以由坦克兵手动装填炮弹,德军的一百二十五毫米炮弹采用了分装方式,即炮弹弹体与发射药分开,从而减轻装填时的劳动强度。 以中国坦克兵的体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