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万不得已(1 / 2)

加入书签

枪声突然响起,易建朝跟三名突击手以最快的速度机动到了队列右侧,机枪手也随即跟了过来。
政府军的行动比易建朝预料的要快得多。
在侧面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继续逃跑显然不够现实了,已经到了不得不跟政府军交战的地步。
虽然只有五个人,但是足够打一场小规模伏击战了。
等到第一批政府军官兵全部进入了五名特种侦察兵形成的包围圈,易建朝才开火,紧接着其他人也投入了战斗。
发挥关键作用的是王小刚手上那挺通用机枪。
在特种侦察兵手里,使用两百发弹链供弹的TJ-54型通用机枪绝对是件大杀器,能够轻而易举的收割八百米之内的生命体。
有趣的是,TJ-54与德军的MG-42型通用机枪很有渊源。
早在一九四三年,也就是MG-42正式装备德军后不久,中国就引进了这种大战期间最出色的通用机枪,而且在让军队试用了之后立即发现,MG-42的性能超过了当时中**队使用的通用机枪。准确的说,在引进MG-42之前,中**队是没有通用机枪的,只有装备到营一级部队的重机枪,与下放到排一级部队的轻机枪,而这其中缺乏装备到连一级部队的通用机枪。
按照大战中的一贯策略,中**方立即下令仿制了MG-42。
当然,这是非常彻底的仿制,除了改成中**队标准的七点八毫米口径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改动。
这种被军队称之为“收割机”的通用机枪,伴随中**队经历了大战余下的岁月。
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十多家兵工厂生产了五十多万挺“收割机”,其总产量超过了德军的MG-42,成为大战期间产量最多的通用机枪。因为大量援助给盟国。“收割机”也是大战期间与MG-42并列装备国家最多的通用机枪。有趣的是,大战结束之后,部分“收割机”援助给了友好国家,而这些国家中,有不少是以德军的制式口径,即配备的是七点九二毫米枪弹,因此对“收割机”进行了改造。使其又变回到了MG-42的状态,甚至有百分之六十的零件能跟MG-42通用。最典型的就是土耳其。在接收的二万五千挺“收割机”之后,土军对其进行了彻底改造,使其能够使用由德军在大战期间提供的MG-42的零件,最终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通用机枪。
事实上,大战后各国研制的通用机枪,都能见到MG-42的影子。
关键就是,MG-42的设计太成功了。即便放在二十年后也不算落后,其很多设计都堪称经典。
当然,MG-42总有落后的一天。
相对而言,MG-42的最大问题就是更换枪管比较麻烦,在持续射击之后,很容易因为枪管过热而不得不停火。实战中,为了解决枪管过热的问题,很多副射手都会刻意多带上一个水壶,以便在需要的时候用水给枪管降温。在一些激烈的战斗中,机枪手甚至会直接往枪管上撒尿。
更要命的是。受基本设计、特别是自动原理限制,这个缺点很难通过改进加以解决。
事实上,所有仿制MG-42的通用机枪,都存在这个问题。
战后,成为独立兵种的陆战队首先提出研制一种全新的通用机枪,以解决“收割机”上存在的问题。
这也可以理解,陆战队对单兵火力的要求比陆军高得多。
更重要的是,陆战队往往是背水作战。需要很高的火力持续性,绝对不希望最重要的连级直射火力在战斗中中断。
最初的时候,陆军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
不管怎么说。“收割机”的性能还算不错,而且装备数量巨大。加上陆军在战后的经费极为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研制新的通用机枪。相对而言,陆军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步兵提供自动步枪。
直到一九五三年,新式通用机枪的研制工作差不多结束的时候,陆军才加入进来。
问题是,陆军与陆战队对通用机枪的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陆军更重视通用机枪的有效射程,而且打算用通用机枪取代同口径的重机枪,因此要求通用机枪在三脚架状态、也就是当成重机枪使用的时候,必须有足够的枪口动能,在一千米处的弹道性能也得足够好,这就需要采用专门的机枪弹,而且得对枪管等主要部件进行加固,以确保在使用重装药枪弹的时候有足够高的可靠性。
相反,陆战队更重视通用机枪的便携性,对射程没有太高的要求,主要使用双脚架、也就是以轻机枪状态投入战斗。更重要的是,陆战队更重视火力持续性,并不刻意要求在一千米处有足够好的弹道性能,能压制住八百米内的目标就行了。如此一来,陆战队就只要求采用普通的步枪弹,而且要尽可能的减轻机枪的整体重量,在配备双脚架的时候,带两百发弹链的全重不得超过十二公斤。
两种不同的要求,最终使陆军与陆战队分道扬镳。
所幸的是,针对陆战队需求的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因此满足陆战队需求的新式通用机枪在一九五三年底就完成了定型验收。接下来,由厂家提供的一百二十挺样枪接受了长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