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一章 大清首辅(1 / 2)

加入书签

李鸿章给冯承乾的第一印象,是一个精明能干、处事老练、身材干瘦的老头子。
“听闻伯爵是德皇陛下的救命恩人,只是不知道,伯爵是旅德侨民,还是……”
“祖上多年前旅居欧洲,所以……”
冯承乾没有说下去,因为他不擅长编造谎话。李鸿章显然不大相信,因为冯承乾的汉语说得非常流利。
“让首辅见笑了,虽然祖上旅居海外,但是从未忘记故土。”
“难怪伯爵的国语如此流利。”
冯承乾笑了笑,没有搭理这句话。他现在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争大臣,德皇腓特烈三世的臣民,德语才是他的国语。
“伯爵千里迢迢赶来,略备了薄酒,不成敬意。”
“首辅大人客气了,我此次前来,并非为了这桌酒席。”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我自幼在欧洲长大,说话较为直接,还请首辅见谅。”
李鸿章显然觉得有碍面子,也勉强笑了笑,说道:“伯爵直来直去,是个豪爽人。那我们不谈风月,只谈风云。”
“这么说,首辅有即席采购战舰的打算?”
“大清中兴,肯定得整顿军备,需要采购的不仅仅是战舰。”
“首辅肯定知道,我国是欧陆头号军事强国,十多年前就在色当会战中击败法国,致使法兰西帝国灭亡。”冯承乾故意提到法国,与结束不到五年的中法战争很有关系。“我可以向首辅保证,他国能够生产的武器、我们都能生产,而且质量更好、性能更优秀,价格也更加公道。”
“伯爵不像大臣,更像巨商。”
“为臣与为商是一个道理,为臣也以经营为主,帮助皇帝陛下经营。”
李鸿章笑了笑,说道:“伯爵所言极是,你我都为人臣,各为其主自然可以理解,只是采购军火事关重大,所以……”
“次此,我带了一样新式武器,相信首辅肯定很有兴趣。”
“是吗?”
“如果首辅有空,何不移驾观摩一番?”
“这……”
“择日不如撞日,下午就可进行。”
李鸿章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也好,下午也没有别的安排,既然伯爵有心,我自然不好拒绝。”
“战舰的事……”
“观摩之后再谈,如何?”
冯承乾没再强求,立即让施密特去安排。
到达宁波前,冯承乾就暗示了陈季同,他带了一挺最新式的机关枪,而陈季同肯定把此事告诉了李鸿章。
如果冯承乾没有记错,一年之前,也就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马克沁就带到大清做个演示。只是在问清楚情况之后,包括李鸿章在内的大清官员觉得,这种每分钟发射数百发枪弹的武器过于昂贵,也就没有采购。
其中的缘由,冯承乾非常清楚。
不是马克沁机关枪昂贵,而是弹药昂贵。
虽然洋务运动开始之后,大清各地总督都在大兴工业,比如湖广的张之洞、江浙的左宗棠,都办起了军事工业,但是在此时,大清依然没有完整的工业基础,连普通的枪弹都得从国外购买。如果弹药从英国采购,一挺马克沁机关枪在一分钟之内打掉的枪弹就价值数十两白银。在大清,这笔钱能招募十多名兵卒,因此在李鸿章等人看来,买机关枪还不如多招兵卒。
观摩机关枪射击的时候,李鸿章没有半点惊喜的样子。
显然,冯承乾没有猜错,李鸿章仍然对这种“昂贵”的武器不感兴趣。
“首辅大人,这是最新式的机关枪,全世界就此一挺。”
“是吗?”
“如有此枪,大清军队必定战无不胜。”
李鸿章笑了笑,说道:“伯爵恐怕有所不知,去年就有个叫马克沁的英国人来大清推销这种机枪,只是……”
“此枪非彼枪。”
“伯爵此话怎讲?”
“马克沁是美国人,为英国效力,而我为德皇效力。”
李鸿章打量了冯承乾一番,觉得此话别有深意。
“与英国人做买卖,首辅大人肯定是在商言商。与我们合作,那就不仅仅是商场上的关系了。”
“伯爵的意思是……”
“机枪虽好,弹药却贵,首辅大人,我没有说错吧?”
李鸿章勉强笑了笑,算是承认了冯承乾的说法。
“我的意见是,在贵国建立兵工厂,生产弹药,以此省去运输之资,从而大幅度降低弹药价格。”
“伯爵的意思是,由贵国企业在我国开厂?”
“独资办厂也可,合资办厂也行,只要首辅赞同,这些都是小事。”
这下,李鸿章动心了。
由他发起的洋务运动,说白了就是向西方列强学习,吸收与掌握西方的工业技术,提高大清的国力。
德国企业肯到大清办厂,肯定是巴不得的好事。
只是,李鸿章很沉得住气。
“伯爵的提议非常好,只是办厂事关重大,还得从长计议。”
“这是当然,军备乃国家大事,自然得谨小慎微。”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只是听闻日本近来频频采购军备,大有扩军备战之嫌。虽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