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抵制资本入侵(2 / 3)
登门拜访老领导韩三评,这位之所以拜访韩三评,也是因为私下里联系宋戈约见顾炜时被拒绝了。
话说张强被拒绝后真是一脸的无奈,但是又不能立刻去跟太极马说:“老大,对方不同意,甚至不同意见面聊聊。”这不显的他太无能了吗。
想了想后,张强只能去走老领导的门路,最起码也要让韩三评出面约顾炜出来聊聊,这样他也能有个交代啊。
首都的一处豪宅内,韩三评与张强相对而坐,韩家女则是在旁边为两人沏茶。
张强先是叙了一阵家常,又问了问韩家女最近的一些近况,得知对方此刻正在写剧本,也就没往心里去。
随后,张强直接开门见山,跟韩三评说了阿狸影业想收购星辰影视公司的事,希望老领导能牵线搭桥,把顾炜约出来大伙谈一谈,好歹有个姿态。
不然过一阵太极马问他都做了什么工作,他总不能说连面都没见到吧。
闻言,韩三评喝了口茶水,呵呵笑道:“收购星辰影视公司?这马芸同志,倒是打好算盘啊。”
说实话,在韩三评看来,业界上市的影视传媒类公司虽然有二十多家,其中有大有小,大的就像华谊,如今市值好几百亿了,但论盈利能力最强的,却还是没有上市的星辰影视公司。
环顾整个娱乐圈,多少资本想入股都难,太极马还想整体收购,韩三评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对方了。
听到这话,张强讪讪的笑了笑说道,“这不是为了大文娱产业链嘛,马董做生意一向如此,格局比较大!”
韩三评干笑两声,半晌才说道:“要我说,你这个任务怕是完不成喽,你想想看星辰影视公司不缺资源,顾炜也不缺钱,没理由卖公司啊!”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但是马董说了,星辰影视公司和星辰购票如今都是业界第一,要是能把这两家收购到阿狸旗下,这大文娱集团版块就算成功了!”事到如今,张强只能实话实说。
“想法挺好的,呵呵。”韩三评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原本韩三评还想长篇大论分析一通,可转念一想,毛用没有啊!
对方收不收购的,跟他也没关系。
不过看在对方是自己老下属的份上,韩三评考虑一会儿还是说道:“行啊,我这就打个电话,看看跟他约个时间,这两天见一面。”
“多谢老领导,您可帮了我大忙了。”此刻张强眼泪都要出来了,天知道约顾炜见个面是有多难啊。随后,韩三评拿出手机,拨通顾炜的私人号码,接通后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
“韩董,有事儿?”
“是这样……”
韩三评当着张强的面,直接跟顾炜说明了。
电话打完,张强再次表示感谢,反正不管收购成不成,他好歹是做工作了。
…
另一边,顾炜前脚刚送走王长田,后脚就接到了韩三评的电话,等到对方说完后也就直接答应下来。
毕竟韩三评都出马了,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等到电话挂断后,顾炜心里默默嘀咕道:“事还真多。”
想到这,顾炜喊来了宋戈,对方听到张强找到了韩三评,也是直呼卧了个大槽。
“阿狸这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够执着的啊。”这一刻,宋戈都有点佩服张强了。
“这群人经历过互联网寒冬时期,能把一家小公司做到万亿的规模,这点韧性肯定不缺。”
想到这,顾炜不由的想起了原时空里的阿狸影业的发展轨迹。
在原时空的18年,阿狸大文娱历经5年发展,组织架构与核心高管却频繁更迭。
先是阿狸影业董事长俞咏符在16年兼任ceo,原ceo张强逐渐淡出阿狸。
然后是17年8月,樊路远接任ceo。
等到到17年11月份时,被寄予厚望的俞咏符又离职了,阿狸文娱集团彻底改成了轮值总裁制度。
除了影业方面高管更迭频繁外,阿狸音乐的董事长高小松,也在任职一年多的时间内离职,逐渐淡出阿狸。
这些高管更迭的背后,根本原因就是太极马对文娱集团取得的成绩不满意。
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从阿里喊出阿狸大文娱开始,基本就没做成过什么大事。
18年时更是创造了一个季度亏三四十亿的成绩,也幸亏阿狸有钱烧的起,换成一般公司早垮了。
在顾炜看来,阿狸大文娱集团运行5年不能健康发展,高管频繁更迭、业绩亏损严重的背后,是商业模式与发展战略的不清晰,缺乏自有专业人才,只能一味并购的结果。
因为电影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同样的剧本、演员,两个导演拍出来就是两种风格。
导演剪一版,制片人剪一版,就可能成为两部电影。
所以顾炜、张一谋等导演,在娱乐圈才会有如此超然的地位。
而太极马虽是优秀企业家,阿狸集团也是优秀的企业。
但阿狸大文娱业务在长达数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进展不利,也证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没有边界,无所不能的。
在旁人看来,阿狸、企鹅等互联网资本大规模入侵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