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5章 转移话题 目标奥斯卡(2 / 3)

加入书签

们以为最多参与电影的投资,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要知道,电视剧利润空间一点也不比电影小,可是大头都被电视台落口袋里了。

也就是这几年网络播放平台起来了,他们的吃相才好看一点,以前恨不得把人骨头都给嚼成渣。

而且现在随着网络平台整合完毕,优胜劣汰角逐出胜者后,未来几年才是电视台哭的时候。

毕竟电视台手里的版权肯定没有视频网站多,这一块乐视和土豆手握诸多影视版权的优势已然凸显。

而且有一点很关键,随着金融和互联网资金的入场,经过这几年的试水,这些资本对于娱乐圈这行的规则,早就摸透啦,而且因为实力雄厚,熟悉了之后也在制定新的玩法。

这股资本和以前的煤老板不同,毕竟煤老板搂着小姐,嘴里说着拍着正能量作品,可私底下只负责掏钱不管事,而资本们可是想一口吃掉整个娱乐圈的。

举个例子,就像以前新剧上映之前,电视台都不怎么太多钱宣传,但是现在,你要是不在宣发上做个几百、上千万打底的预算,谁也挡不住你亏。

有能力钱搞宣传和舆论的,恰恰就是这些大资本公司。

而顾炜这样做的目地,自然是联合几大公司一起,共同对抗涌入的资本,要知道资本是没有底线的,毕竟他们都敢让观众众筹拍电影,其中牵扯的资金转移、洗马尼更是小儿科。

说白了,顾炜是想成为制定规则的那群人,而不是当个被薅羊毛的冤大头。

“不过有一点要提前说下,这些电视剧大部分是新人导演或者说经验没这么丰富的导演执导。”宋戈轻轻咳了一声,觉得有些事还是要提前说明,别到时候闹幺蛾子。

“新人导演?”于东听到后,顿时又觉得不香了。

“哎。”顾炜原本没想起这事,不过既然宋戈说了,他也确实觉得有必要和几位合作伙伴说清楚。

“各位,星辰影视的专业性你们也清楚,即便用新人大家也不用担心作品质量。”

“说句不好听的话,要是业内各家公司只盯着大导演、经验丰富的导演使用,对于整个导演行业打击是致命的。

如果资本宁愿给一个有着多次成功经验的烂片导演投资,也绝对不愿意多一分钱给刚出校门的新人,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扼杀张一谋、陈凯哥再现的可能性。”

“也许还有可能扼杀下一个顾炜。”王长田开了个玩笑。

可投资小导演执导的作品,依旧不是件简单的事,玩笑话没说几句大家也不吭声喽。

见此情景,顾炜也没办法,反正事就是这么个事儿,愿不愿意投资纯属自愿。

原时空里,在张一谋、姜闻、陈凯哥、冯小岗这批人慢慢老去后,内地能拿的出手的导演没几个。也许有人觉得像吴景、徐争、乌尔膳、郭帆、宁昊、路洋、文牧野等人也不错,拍的电影都有高票房的,可拿到国际上呢,论奖项呢,几乎没一个能打的。

说句难听的话,钱是没少赚,可是经典作品却越来越少,收获的国际奖项也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还真是港岛电影人北上影响的。

在千禧年之前,因为经历过港片黄金时代的洗礼,在观众的潜意识当中,港台导演天生就比内地导演金贵、业务能力更强、更敬业,也就理所应当的赚更多的钱、给予更多的支持。

这就导致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港岛导演根本不缺投资,内地有数不清的公司捧着钞票请他们,哪怕对方拍的是烂片也无所谓,要的就是对方的名气。

其次,港台从业者的集体北上后,港台导演更乐意使用过去多次合作过的演员,而这种现象严重压缩了内地演员的生存空间,到了后来港岛电影人更是抱团欺压内地艺人,甚至于想独吞这个庞大的市场。

要不然为什么从03年后,以张一谋、陈凯哥为首,大量内地导演开始转型,尝试着拍摄大投资的商业片。

没办法,再不改变,再不出成绩,怕是连汤也喝不上喽。

而长时间以来影视公司和资方喜欢用有经验、有成绩导演的现象,也导致了大量新人没法出头,而后来随着互联网兴起,才有那么一批人靠着互联网短剧收获了一定的名气和粉丝,转而才能得到资方的投资。

可错过了娱乐圈盛世好出头的时间段,迎接他们的却是影视寒冬。

“我支持顾导,那个导演不是从新人过来的,万达肯定跟近星辰影视公司的步伐,王董和于董要是觉得不合适也没关系,多出的份额我们可以接手。”

叶宁根本不问执导人选,他只认准一个理,跟着顾炜走不会吃亏,哪怕这块吃亏了对方也会在其他方面给自己找补回来。

“嗨,也就是说说,制片这块我们还是相信星辰影视的。”于东摆了摆手,态度陡然一变。

过了一会儿,王长田还是担忧的说道:“可网上禁韩舆论这么发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总局开会的目地很简单,就是想稳定。我们还是要想个办法转移话题。”

“这点已经在做了,大家没发现最近越来越多的好莱坞报道出现在网上嘛?”宋戈弹了弹烟灰,一副心里有数的模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