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章 看山不是山(1 / 2)

加入书签

魏延一路指着有些能看见的建筑介绍着,一直来到诸葛山庄的本体,也就是当初诸葛巡最早圈定的地方。

此地一座四进宅院已经落成,院墙修得极高,比城中州牧府和蔡府都要高。

挨着宅院最近的就是民居,一片直接延伸进山中,更深处就是工坊区,即便隔着超远距离,也能看见忙碌的身影。

近两年时间,原只是一片松林的牛山坳,如今有一个远远超过牛山聚的建筑群,而且他还在不断地往隆中方向扩张。

韩嵩与孙和听说诸葛巡到来,也连忙从工坊区来见,孙和十分自豪地介绍自己一年的工作成果,工坊区的分工已日趋完善,接受培训的工匠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孙和甚至建了专门烧炭的窑子,滚滚浓烟窜天而上。

不知为何,面对这种场面,诸葛巡心头反是十分舒畅,好似那滚滚升起的浓烟,是进步的象征。

“兄长,这地方……连我都以为守孝这一年多,兄长什么都没做呢!”诸葛亮终是表达了诧异。

旋即想到了一鸣惊人的故事,又忍不住道:“没想到,向来以憨厚示人的兄长,竟也有如此心机,真叫弟刮目相看!”

诸葛巡一头雾水,“三弟,你在说什么?”

诸葛亮莫名一笑:装!兄长你接着装!

实际上按照礼节,诸葛兄弟姐妹不需要为诸葛玄守孝那么久,因为没有过继关系,两年是超出礼仪尺度的。

当然这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只能说诸葛兄弟姊妹孝顺。

诸葛亮当初就想,兄长此举是否另有深意。

后来在守孝期间,他想到一点,叔父诸葛玄身为刘表拥趸,为何孤悬于外,荆州兵精粮足,刘表又为何一直派不出人支援,这其中恐怕涉及荆襄内耗。

为避免树敌于荆襄各族,这一点,兄弟俩在来荆襄路上就商量决定,拒绝刘表招揽。

诸葛玄故去,在多数人眼中,诸葛氏相当于失去了唯一的支撑,没有强力扶持,步步沉沦消失是迟早的事,他们没有必要再跳出来惹刘表的嫌。

而若是刘表急于扶持,恐怕会立即招致他们警觉,开始针对诸葛氏。

而兄长宣布闭门守孝,相当于将诸葛氏淡出了整个襄阳的视野,一年时间,谁又会在意一個几乎不存在的小家族呢。

就像诸葛巡碰见蔡勋,蔡勋几乎都快认不出诸葛巡了。

而兄长此时低调出手,一举拿下蔡氏两千亩田,使诸葛氏有了立足之本,毕竟就连叔父与刘表的关系,也仅仅是给他们留下一间宅子而已。

这不正应了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么。

兄长真是……诸葛亮啧啧称奇。

“三弟,你为何老是点头?”诸葛巡问。

诸葛亮回过神,摇摇头,好似在鄙夷诸葛巡,“兄长言说,是非祸福,皆可为吾所用,如今却与亮卖傻。”

诸葛巡表示搞不懂你在说什么,于是对魏延道:“文长,将部曲演练一番。”

魏延领命去召集部曲,诸葛亮对兄长的转移话题表示不满,“兄长你说,我等为何为叔父守长孝?”

诸葛巡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

“不能超过父孝三年,两年不是我辈当做的吗?”

“那兄长何以在守孝结束后大肆购入蔡氏田地?”

诸葛巡又摆出一副更加理所当然的表情。

“因为便宜啊!”

诸葛巡瞧着诸葛亮困惑的小眼神,好似明白了什么。

小老弟是不是又陷进什么阴谋诡计之中了。

这说明诸葛亮已经进入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了。

看别人做什么事好像都是意味深长,阴谋诡计,整一个人都开始阴谋论。

通过行动揣测动机,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养成,起码也是个合格的谋士。

而在这基础上,只需一点开悟,便会返璞归真,洞悉真正的智慧,重新回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一阵隆隆声传来,战马拖着十余辆战车,出现在远处演武场之上,未经魏延通报,直接进入演练状态。

只见他们以极快的速度卸下辕木,几人一组推着战车进入连接状态,诸葛巡发现这些战车,已经不是当初的改装战车,而是全新打造的,整体偏长,似乎更加结实沉重。

片刻功夫,十余辆战车拼成了一个“匚”型,弩手就位。

“十矢连发!”魏延一声令下。

顿时一阵“嗖嗖嗖”声传来,齐齐射向远方的木靶,不一会时间,那些木靶插满了箭矢,有一些甚至被直接射烂。

看这个距离,应该是超过五十步的,不少箭矢直接贯穿木靶,显然是有余力的,诸葛亮惊喜道:“兄长,诸葛连弩改良不少!”

魏延道:“主君,一车配八人,两名枪兵,四名弩兵,还有两名负责装填,若箭矢充足,可一直射,直至力竭,力竭之后,又可换另四人继续射击。”

倒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车四弩,十车便是四十弩,一轮四百支箭,一人五轮,两千支,再换一拨人,四千支。

诸葛巡觉得这射的不是箭,是他的五铢钱。

“此箭能破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