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3章 皇帝甩锅,都缺钱粮(2 / 3)

加入书签

旷官场得意,自然也就没年纪轻轻地抑郁而亡。

如今章旷虽然五十岁,但对于一个大臣而言,仍算处在黄金年龄。

故得知刘升要远征大楚后,他便自请加入,之后便成了第二军机处的首席军机大臣,同时兼任第二军务院军政部左侍郎。

军机处次席乃是第二政务院吏部尚书李长祥。

这位虽然已经五十二岁高龄,但在大崋官场,却勉强算是个后起之秀。

其人乃四川夔州府人,出身官绅之家,还是崇祯六年举人,可惜后来屡试不中。

原历史上,李长祥随郑成功、张煌言抗清,屡扑屡起。后担任鲁监国兵部侍郎时被清虏俘获,又为金陵才女姚淑钦慕,拖人将之救了出来,两人遂做神仙眷侣,远游江湖,不再理天下事。

在这一时空,李长祥进入大崋官场后,则是稳步升官。

前期在大崋官场中毫不起眼,但后来却逐步升任到大崋吏部侍郎的位置上。

被刘升选中后,再加上其本人愿意,便拖家带口,随刘升来到了大楚这边,再开大崋。

除此外还有财政部尚书林佳鼎,参谋部侍郎姚启圣、军备部侍郎陆元辅等。

同时,刘瑜、刘珩、刘璟三位皇子也列席旁听。

不过,为了避免三位皇子互别苗头,搞个三龙夺嫡什么的,把这边的大崋搞乱了,刘升已经正式下旨,立年纪最长的刘瑜李香云所生第一个儿子为此处大崋之太子。

至于刘珩、刘璟,可以选择从军或从政,积累经验、功勋,按刘崋皇室的规矩获得爵位。

只要能封王,将来就可以就藩国外,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

说明此规矩后,刘升原以为刘珩、刘璟会选择从军,因为这边的大崋正在开疆扩土,从军是最容易立功的。

却没想到,刘珩、刘璟都对民政、后勤方面的事务感兴趣,选择当行政官员。

如今在这边的大崋治下,两人各自担任一县知县之职。

反倒是太子刘瑜,对军事比较感兴趣,选择进入亲卫军中()

担任一营军政员,准备从“基层”做起,磨练自身,增加军政方面的经验。

刘升示意侍卫将地图挂上,便讲起来。

“颍州一下,整个江北便基本都被我军所掌控了,不过咱们想要消化这么大一块地盘,却还需要些时间。”

“再加上将士们战斗了几个月,也需要修整一番。因此,朕决定等秋收之后,再攻取河南汝宁府。”

崋军如今在大楚攻占一地后,一般都是按当年大崋建国时那般,寻找劣绅恶霸、贪官污吏,进行公审、抄家。

如此既可以平息平民百姓的怨气,又可以增加大崋威信,还能收获不少钱粮。

可谓一箭三雕。

第二件事便是依照大崋的官府模式,以从北美那边带来的官吏为骨干,建立新的地方官府。

不说一开始就掌控乡村吧,起码要先确保掌控府县两级地方。

惟有如此,才能让当地的钱粮为大崋所用,才能从当地招募兵马。

这第三件事,自然就是组建地方警备军了,也即是招募兵马。

刘升带来的五万亲卫军虽然不少,但都是用来野战、攻坚的精锐之师。

而一个王朝想要掌控天下,其实还需要以来众多驻守地方的军队。对大崋来讲,就是需要警备军。

所以,刘升在山东三府招募、训练了十万警备军。

在江北的淮安、扬州、泗州、颍州、徐州五府,他则准备再招募、整训出十万警备军。

这么多警备军对于江北五府而言自然多了的。

可等到将来,刘升抽调部分配合亲卫军进入河南等地,江北警备军的人数自然就少了下来。

几位军机大臣听了刘升的话都微微点头,并不觉得攻打汝宁府会多么困难。

因为通过之前的多次战斗来看,大楚的地方军队都不堪一击。

然而,刘升接着又道:“汝宁府到底是熊楚龙兴之地,因此,朕推测大楚朝廷接下来肯定会有大动作。”

“不出意外的话,当是调遣边军,集结重兵,将我军拦在汝宁府外,又或是跟我军决战!”

若是大楚君臣在此,听了刘升这话,恐怕会很吃惊。

因为刘升所推测的,几乎就是大楚君臣的决定。

当然不是刘升有什么未卜先知这之能,也不是讯风卫探查到了相关消息——即便探查到了,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传递到刘升这边来。

刘升有此推测,纯粹是出自多年处理军国大事的经验。

事实上,他也看出来,能给大楚朝廷的选择不多了。

再考虑到汝宁府的特殊性,大楚朝廷会选择在汝宁府与崋军决战,也就不难推测。

闻言,参谋部侍郎姚启圣道:“陛下,根据已知情报,大楚如今能战的只有北方及西南边军,另外便是围剿流寇的一支边军。”

“大楚朝廷想要与我军决战,不抽调五万以上的边军,怕是不行。”

“既如此,臣以为不如趁着秋收之前,派讯风卫及使者,联络河南、河北、陕西三省的农民军。”

“或支援武器装备,或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