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楚王老贼(1 / 2)
“崋贼方破汉川,尚有江汉天险在前,大王亦有守土之责,何至于闻风而逃?”
朱华奎听了这话,迟疑着问:“武昌府真能守住?”
徐学颜极其肯定地道:“今江夏城外有许多溃兵、难民,只要大王愿意出资募兵,协助防守,定能将崋贼挡在江北!”
朱华奎坐在金蛟椅上,手指敲打着扶手,思考起来。
朱华奎肤色白皙红润,满头乌发(明代染发),却皱纹明显,胡须也是花白。
这位大明楚王已经七十岁了!
继楚王位六十年!
不同于同样年长却没什么恶名的老襄王朱翊铭,楚王朱华奎可以说是恶人富贵且长命的典型!
他此时被徐学颜劝动,自然不是真觉得他有守土之责,主要是舍不得楚王府的数万顷良田和众多资产。况且,即便是金银珠宝,他匆匆逃离也未必能带走多少。
再则,长江毕竟有天险之称,他觉得崋贼想要打过长江很难,总要废一番功夫,那时他再跑也不迟。
想了会儿,他便道:“孤就信你一回——你去支取五千两银子募兵吧。”
徐学颜听了神色一僵,道:“才五千两银子?”
朱华奎怒了,“什么叫‘才’?五千两银子还不够吗?这本是地方官的事,孤愿意拿出五千两银子已经够大方了!”
徐学颜一看,便知道很难从朱华奎手中要到更多银子了。再考虑到募兵之事紧急,便准备先将这五千两银子用了,后面再设法问朱华奎要。
谁知朱华奎又道:“这些兵都是招来保护我楚王府的,就由你来率领,别让地方官沾手。嗯,干脆就叫‘楚府兵’吧。”
徐学颜更加无语。
但他明白,此事若不应着朱华奎,连那五千两银子都别想拿到,只能点头道:“下官记住了。”
徐学颜从王府支取了五千两白银,又额外要了一千石粮食,便到江夏城外招兵。
前些日子,从江北来了许多官军溃兵,还有一些难民青壮。
徐学颜认为,如今崋军已至汉川,将攻汉阳、江夏,他便是招到兵员,也没几日功夫训练,所以招募溃兵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却不知,有些溃兵是崋部胜捷卫伪装的···
明代江夏有很多官府衙门,如按察使分司衙门、提学道衙门、府衙、府学、县衙、县学等。
再加上江北失陷,还有部分官员流亡于此,汇聚的官员很不少。
这些人中以分守参政王扬基为主,知府王维屏、通判李毓英为副,自得到汉川被崋军攻破的消息后,就在府衙议事。
先议崋军有没有可能渡江攻打武昌。
再议若崋军渡江该武昌府该如何防守。
最后便争论起兵马钱粮调度来。
一众官员彼此磨了一个时辰的嘴皮子,都没讨论出一套御敌的具体方案。
这时王维屏的一名亲随进来跟他汇报了个消息,他顿时眼睛一亮,对众官道:“诸位,楚藩长史拿了钱粮正在城外招揽溃兵。
咱们与其在这里为些许钱粮的调度争得口干舌燥,还不如去请楚王拨付些钱粮,用来犒赏兵将以御崋贼。”
“正该如此!”王扬基(复姓)第一個赞同,“昔日楚藩与秦、周、蜀三藩并称天下四大富藩,如今崋贼将至,楚王怎么也该出一份力!”
大明很多官员都认为宗藩是大明江山的最大蛀虫,以能从宗藩身上薅到羊毛为荣,因此其他官员也同意此事。
众官员当即一起来到楚王府,请朱华奎拿出钱粮用于御敌。
朱华奎听完板着板着脸道:“我楚王府要养三千多宗室、数万仆从,哪有多余的钱粮?便是历代有些积蓄,孤前些年屡次上贡给皇上,也都用完了。”
众官听了很无语。
通判李毓英忍不住提醒道:“王爷,您所说都是万历年间的事了,楚王府有良田两万多顷,又掌握武昌府河伯所之渔课,商铺庄园更是数不胜数,岂会没有钱粮?”
朱华奎被揭了底子,恼羞成怒,叫道:“孤说没有就没有!要不要孤带着一家子搬出楚王府,尔等进来搜一搜看?!”
听了这话,在场官员顿时都沉默了。
却一个个在心中腹诽不已。
把藩王一家赶出去,跑去进搜找钱粮,这不是造反么?他们哪儿敢啊。
另外,朱华奎这招并不是第一次用了——三十几年前,著名的“劫杠案”爆发前,朱华奎就曾用过这招。
所以王扬基等人虽不敢进王府搜,却也不相信楚王府没钱。
这时知府王维屏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大王,如今崋贼将至,咱们确实需要粮食招募兵马、民壮,犒赏将士。不如这样,您拿出一部分钱粮来,就当是朝廷向楚王府借的,如何?”
朱华奎听了冷笑,心道:当本王是傻的?拿出钱粮借给你们,岂不是坐实了我楚王府有钱粮却不愿相助官军御敌?
于是他开始发挥七十岁老戏骨的演技。
“孤说楚王府没钱,你们为何不信呢?成化年间,楚王府曾一月连发三次大火,几乎烧为平地。
后来又有武冈王两次代理王府事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