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侯德尔(1 / 4)
抵达枫石城当夜,铁峰郡军在城外设下攻城营地。
相比于同枫石城的距离,营地的选址更加接近枫叶堡,隐隐将枫石城和枫叶堡之间的联系截断。
站在营地东北角的炮台上,理查德梅森将设置攻城营地的要领娓娓道来:“按照554年条令的要求,攻城大营必须设立在距离敌占地至少三公里、临近水源、易守难攻的地点。同时,攻城营地必须尽可能修得牢固。如果条件允许,应当按照最高规格的常驻军营标准修建攻城大营。”
炮台上除了梅森,还有一众新军军官。
无论是在步兵团、炮队还是骑队任职,只要不在执勤,全都被叫了过来。
面对一众新军军官,梅森尽可能拿出鼓励的语气,问:“为什么?”
各级步兵、骑兵和炮兵的委任指挥官们面面相觑,有人心有所想,但是谁都不敢贸然开口。
或许在士兵们眼中,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军官,但是在几位保民官面前,他们仍然感觉自己是大头兵。
“别怕,大胆地说。”梅森和气地问:“为什么至少三公里?把营地设在那么远的地方,不是白白浪费士兵体力?作为攻城方,为何还要花大力气修建军营?”
“因为大炮?”有人小声回答。
“对。”梅森带着赞许点点头,解释道:“如果营地的选址太近,就给了防守方使用火炮骚扰的机会。营地目标太大,火炮都不需要打得很准。但是只要一两枚炮弹落进帐篷里,就能让所有人整晚睡不踏实。三公里距离,足以隔绝大部分火炮的骚扰。但是理由不止这一个。”
“为了防范守军劫营。”巴特夏陵说。
“对。”梅森又微笑着点点头,继续为其他人解释:“攻城营地和堡垒的间隔越远,守军袭营中途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撤兵需要耗费的时间也越久。在很多战例中,守军袭营往往不走最短的路线,反而从其他方向的城门出击,故意绕远路,交战之后再从距离攻城营地最近的城门返回。不过这些都是围攻大型城市才会出现的情况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以后单独拿出来讲给你们。还有吗?”
有几个新军军官说出了想法,但是都不对,充当临时课堂的炮台一时间陷入沉默。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与解围敌军交战的战场。”梅森见状,直接揭晓了答案。
他加快了进度,讲解道:“这也是为什么攻城营地需要尽可能以高标准修筑。理论上讲,攻城战需要耗费巨量的资源,使得攻城军队无法对其他方向构成威胁,也难以应对外来的进攻。通俗来说,就是当你全力攻城的时候,一旦敌人援军出现,战场形势瞬间就会被逆转。”
“攻城不破反被围的情况,在主权战争中发生过很多次。”梅森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例如529年的杜林围城战。联盟军攻入城区,将城市堡垒中的帝国部队包围。占领城区的联盟军很快又被前来支援的帝国军困住。最后,老元帅率军赶到,又从外围将封锁城区的帝国军给包围了起来里里外外像馅饼一般包了整整四层!所以身为攻城方,更加要做好被围困的准备。”
也不管能不能听懂,一众新军军官都在拼命点头。
“那最后那个那个杜林围城战。”有人耐不住好奇,小声问:“谁赢了?”
一众新军军官纷纷看向提问者,又一齐看向梅森保民官事实上,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那当是我们赢了。”梅森挑起眉毛:“不然我怎么会举这个战例?”
瞭望台又一次安静下来。
“所以。”梅森抬手指向四周,问:“为什么我们要把营地设立在这里?”
在梅森背后,枫叶堡墙头的灯火清晰可见。瞭望塔周边是刚刚收获过的农田,平坦空旷。
铁峰郡军攻城营地既不临近水源,也不利于防守,与敌军堡垒之间的距离更是远远不足三公里。
“因为侦察和情报表明,枫叶堡的守军已经不再持有大口径火炮,堡内只剩下若干小口径城墙旋转炮。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抵近,紧挨着枫叶堡下营。”天色已经很晚,梅森也没有时间继续开展启发式教学:“同样,只有处在足够近的位置上,我们才可以震慑枫石城民兵,及时响应任何异动。”
“一言以蔽之。”梅森总结道:“不但要了解理论,随机应变同样重要。”
新军军官们鼓起掌来,许多人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去休息了。
走了一整天的路,挖了半晚上的沟,又被临时拽来上课,每个人都很疲倦。
“说完了攻城方,再说防守方。”梅森意犹未尽:“从不存在无法攻陷的堡垒,但为什么我们还要修筑它们?因为堡垒不仅是盾牌,还是支点、跳板和矛头,它不仅可以消耗敌人、拖延敌人,还能提供稳固的补给储存地,保护友军进行内线机动。即使敌人最终攻破堡垒,堡垒也足以使敌人付出惨重代价”
“所以。”梅森指着枫叶堡,炯炯有神地问:“看看这座坚固的堡垒,再看看周围的地形、环境,你能从它的选址中学到什么?”
虽然围绕城池、堡垒进行攻防的战斗形式,在奔马之国不甚被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