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新军(1 / 3)
京城忙活着恩科,但对于北海的派遣军来说,总算是获得了解放。
从去年夏天抵达北海,如今春暖花开,大雪融化,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
而打仗呢?用了区区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
魏大牛穿着棉袍,踏着厚实的高跟皮靴,踩在大雪初融的地面,兴奋异常:“陆兄弟,有咱们的好消息了!”
院落中,陆云廷正在整理着军队的杂务。
作为一只新军,他们这些人来到北海后,除了驱逐那些哥萨克人,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操练。
也就是编练新军。
这一趟来到北海,就是操练一只两万规模的骑兵和步兵,作为京营的补充。
所以他们这一趟不仅携带着大量的钱粮,物资,还有许多的专业人才进行编练。
一个冬天过去,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导致效果不佳,但是在思想领域,他终于也弄出了门道。
连里设立训导员、营里设立指导员,团里设置教导员,作为第一副手,不仅负责士兵思想工作,还对日常训练等具有话语权。
一旦正官不在,其就是第一继承人。
这种半主官的设立,让许多士兵感到茫然,但随着半年的相处,倒是磕磕巴巴地适应下来。
“怎么了?”陆云廷抬起头,面色疲倦。
“陛下有了旨意,要求咱们留下些许人马留守北海外,就得回京城了。”
魏大牛即使封了子爵,但依旧是粗犷模样,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笑容满面道:“新军编练的正好,可以去西北打仗。”
早在去年,朝廷就透露出兵向西北进军消息,这也对于二人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编练新军,就是为了西北打仗。
当了子爵就想伯爵,一级一级的往上升,才是军人的常态,还有什么比战争最有利的消息了?
“新军的士气倒是可以!”陆云廷点点头,然后叹道:“只是这个冬天太难熬了,士兵们射击练的不多,顶多站各队列。”
“走,去瞧瞧!”魏大牛问道,倒是沉不住气,立马喊道。
二人并肩而行,来到了大营。
北海虽然木头多,但却不轻易砍伐,因为里面有许多的动物,没有了森林自然就没有了皮毛贸易,所以用得最多的还是煤炭。
士兵们的长炕,每天的火烧得旺旺的,睡在被窝里别提多暖和。
由于是新军队列,所以被子什么的都是最新的,厚实的棉被沉重,经过一个冬天的睡眠,已经黑黢黢的,让人无语。
“出列,集合——”
一声喊叫,哨声响起,顿时所有的房间都哗啦啦的响个不停。
不到10分钟,一个营的士兵都聚集在操场上,穿着衣物,背着行囊,武器不缺。
虽然站姿有些不对,但这是常事。
“九分半!”魏大牛看了眼怀表,微微点头。
“解散!”
营长一喊,所有人立马散去。
“集合倒是不错!”魏大牛点点头,旋即又来到了校场。
“为了陛下,杀——”
校场中,一群光着膀子,在寒风中发抖的士兵,提着枪,拼杀着眼前的木人。
他们这是在练习拼刺刀。
几乎是每练一步,就会喊一个口号,然后再进行拼杀。
这就是新军与京营的不同之一。
京营喜欢练队列,越是齐整漂亮,就越是得到上官的喜爱,因为这是能看见的。
好整以暇,古之强军。
新军则不然,强调队列的同时,更在意的就是勇气。
拼刺刀,就是对勇气的考验。
火枪的普及,让许多士兵近战能力减弱,完全依赖手中的烧火棍,一旦没有了火药,士兵们就士气大跌。
换句话来说,只能打顺风仗。
这是200多年以来形成的弊端,已经根深蒂固,根本就改变不了。
但新军却不同,强调勇气和顽强。
士气和武器是相辅相成的,单独依赖一点就难以成军。
这也是新军的操练标准。
在魏大牛的视线中,这样考验勇气的项目有很多。
如过独木桥,亦或者排队掉进水沟,从高处跳到地下的草垛中,不一而足。
“新军士气如虹,虽说枪法还有待提高,但仅仅是一腔勇武,就足以称之为强军!”
陆云廷轻声道:“不过,士气的保持,还得依赖于对思想的控制!”
随即,他就拿出了一本书来。
魏大牛一看,上面的文字很简单,只是一些关于忠君思想的口号,以及培训内容。
“经过长达数个月的封闭式训练,许多士兵已经以忠君为纲,不怕死,不怕难!”
说着,他指向了另一个角落。
只见角落中,十几个大汉赤裸上身,身边各有两个士兵拿着鞭子,不断地抽打着。
“痛不痛?”
“陛下在心,不痛!”
“痛不痛?”
“陛下在心,不痛——”
直到前胸后背满是通红,鞭子才停下,然后在一旁上药,轮到另一轮士兵。
而像这样排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