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共赴国难(1 / 2)

加入书签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九日。

一道惊雷在全国各地炸响。

“卖报卖报,北平最新消息。”

“以抗戰答覆侵略,用熱血衛國家!”

“我軍願與盧溝橋共存亡!”

战斗是七月八日凌晨打响的,军事委员会等国府单位自然能第一时间收到消息,至于各大报社,即便有了消息,也要等到第二天,也是就是九日才能把消息刊印出来。

不过这般速度,总是比消息完全阻塞的民众还要快的。

随着各大报社九日的报纸出炉,日军进犯北平的消息也瞬间传开。

一时间,各地民众的呼声四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而作为现在中国官方政府的领袖,常凯申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在庐山发表讲话,正式了国府对待华北之事的态度。

“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

“所以卢沟桥事件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迎战,而决不求战。”

“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此番讲话,总算是扫除了自“卢沟桥事件”以来全国上下对国府态度的猜测,彻底表明了坚持抗战的决心。

……

上海,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挤开拥挤的人群,进入了一处弄堂中,随后拐进了一户之中。

她警惕地扫视了身后,并没有发现有人跟踪,这才有节奏地轻轻敲响面前的木门。

没等多久,就有人来到门前开门。

“如云?你怎么来了?”门内的张永梅一脸惊异,不过她没有让邓如云在门口停留,侧过身让她进来。

“走,到里面去说。”

虽然果党已经开过了五届三中全会,随着北平战火燃起,果红双方的矛盾算是被抛诸脑后。

但张永梅等意中人对于时常翻脸的常凯申政府,以及狠辣的党务调查处特务,还是有着十足的提防。

进到里屋,张永梅让邓如云坐下,为她倒上了一杯温水。

“怎么回事?”

“张书记。”邓如云从怀中取出一個布包放在桌面上:“我听说咱们上海地委要组织一支慰问团向北平送慰问品,这是我的一点积蓄,供组织上购买慰问品吧。”

还不等邓如云说罢,张永梅就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

因为,这几日各条线上这样的同志,太多了。

张永梅展开邓如云带来的布包,里面的东西杂乱,有一摞面额不大的法币,还有几只成色一般的镯子、钗子。

其中让张永梅觉着最熟悉的,就是饰物之间一只透绿的镯子。

“如云,这镯子是?”张永梅小心地拿起镯子,问道。

邓如云倒是好像对张永梅的反应有所预料,她按了按张永梅的手掌。

“是我娘留下来的那只镯子。”

“这可不行,这是你娘留下来的遗……”

张永梅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她担心会勾起邓如云不好的回忆。

“我娘会同意的。”邓如云冰冷的手掌握住张永梅抓那只手镯的手。

“共赴国难!”

看着女孩认真坚毅的眼神,看到那些七零八落摆放着的女儿家的贴身饰物,张永梅的眼圈不由地红了。

邓如云来到上海后,就被安排到沪西附近的窝棚区工作,那里有中国教育工作者联盟设立的一个幼儿班,免费招收自断乳到八岁德尔工人子女,进行卫生健康教育。

不过在幼儿班工作,邓如云基本上只能拿到教联发的一份满足温饱的薪酬。

而这次,她不止是将积攒下来的工资拿了出来,更是将先前的饰品,包括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都拿了出来。

“如云,除了这些东西,我还想把这块布巾留下来。”张永梅将那只透绿的手镯放了回去,说道。

邓如云投来了微微疑惑的眼神。

但张永梅没有说什么,她只是领着邓如云来到一处斑驳的已经有多处掉漆的衣柜前。

不过这处衣柜却与平常的衣柜有所不同。

衣柜对开的两扇柜门上,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加上了一把大大的锁,将衣柜柜门锁住。

这让这处衣柜透着种别样的神秘意味。

张永梅没说话,只是从贴身的衣兜里取出了钥匙。

然后将钥匙插进了锁芯之中。

嘣!

随着锁舌弹出,大锁被张永梅取了下来。

柜门敞开,邓如云看清了柜子里的情形。

是荷包,有布包,还有竹篓……

柜子里面,放的是满满的,各式各样的包裹。

“这是?”

“这是同志们的包裹,都是想要送到北平去的,有钱、有镯子钗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