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日月山河永在(1 / 3)

加入书签

这江西的南安府城,实际上有两座城池,分别坐落于章水北、南两岸。

章水之北,乃是老城,是宋元时期便有了的。

其南临章水,东北连溪,地势西高东低,城狭而长,形状非常像一条鱼,故又名鱼城。

章水之南,乃是新城,是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广东流贼翻越梅岭过来行掠,才由本地官民一同出资修建的。

其四面城墙都有门有楼,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名为东山门、梅山门、泰山门、鳌门,又因为这新城北面濒江,故又名水南城。

与那“副城”水南城类似,这“主城”鱼城也有四门,分别是东门敬道门、南门率章门、西门宝峰门、北门联玉门。

且说,这日风和日丽,天空万里无云,眼看着就是一个好天气。

鱼城的宝峰门,还是和往日一样,不时有百姓进出城内。

这些百姓看起来有很多都是附近村落的,他们大多徒步手提或者肩扛货物,最多推个手推车。

只有少数人乘着畜车,基本上皆是携带较多货物的商贩。

无论如何,这些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脑袋上,都是清一色的金钱鼠尾。

说起来,这老鼠尾巴,也没留多长时间,不过也就几个月。

毕竟,三四个月之前,他们还是大明百姓。

然而,北面的大清兵一来,花费了些许功夫,把抵抗了一些时日的赣州城给打下来,并且将城中兵民屠了个精光之后,周围许多府县便都闻风丧胆,不敢多加抵抗,唯恐抵抗会惹怒清兵,使家乡遭遇灭顶之灾。

这南安府城便是其中之一,在知府不知所踪的情况之下,没跑的一些官员,以及大部分本地乡绅,就直接向大清奉表投降,并且还大开城门以迎接大清王师。

大清兵不愧是仁义之师,对待南安这样主动投降的城池,果然没有肆意屠戮,仅仅只是抢劫了一些倒霉的百姓,掳掠了一些倒霉的女子而已。

整体来看,这小小的损失,完全就是在南安府士民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毕竟,这年头,哪里能有不掳掠百姓的军队?

在这些南安百姓看来,钱财和女子,被清兵掳掠,和被贼寇或者明军掳掠相比,也没有什么区别。

乱世之中,能够保存性命苟活下去,就是他们最大的福报。

除了极少数人,据说主要是一些年轻士子,因为宁死不剃发而殉了大明朝之外。

大多数平民百姓都剃了头发,改换门庭,心安理得地做起了大清朝的顺民。

虽然他们心中也都普遍觉得这新朝的金钱鼠尾,真是丑的要命。

但既然做了大清朝的顺民,服从大清官府的命令,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更何况,在面临要头发还是要脑袋这样的选择上,大部分百姓还是能够做出明智选择的。

城门内外的绿营兵们头戴帽笠,身挎腰刀,手持长矛,对进城的百姓严加盘查。

宝峰门城门楼上,在亲兵簇拥下的南安府守将刘伯禄,盯着下面进出城门的百姓,数了好一会儿辫子,便也无趣起来。

他观南面已是日高三丈,时辰明显已是不早,便招呼副将金震出等人道:

“吾等一大早便动身巡视这南安城墙,并无发现可疑之事。

显然今日亦是无事之日,我观尔等也是疲乏,还是早些各回各家,好好休息去吧。”

那副将金震出,其实心里面一直都觉得这主将亲自巡视城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行为。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也劝说不住这一向勤勉尽职的上官,只能每次都被刘伯禄强拉着,一同前去巡视。

现在终于听到刘伯禄要结束巡视,放他回去,金震出心中自是欢喜。

于是他便和周围同样如蒙大赦的几个同僚,齐声称是。

接下来,他们便打算和刘伯禄同下城墙,然后各自打道回府。

却不曾想,甫一下城,却听到刘伯禄突然朝着前方大喝道:

“那道士站住!”

随着刘伯禄的声音,金震出等人向前方望去,只见一个道士打扮的人,在不远处默默行走着。

仅从背后,便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一身灰扑扑的旧道袍上面,已经打了七八个补丁。

是个不富裕的道士。

但身材却并不瘦弱。

在刘伯禄的示意下,三名亲兵追上去,显然是唯恐那道士逃了。

道士本想跑掉,却发现前方路口也有十数名清兵,便立即停了下来。

为首的亲兵刚拔出腰刀,就看见那道士停下,他稍微把刀口放低了一些,但也不收刀,对那道士问道:

“叫什么名?可有……,可有证明你是道士的凭证?”

那道士看见持刀的清兵,先往后退了一步,似乎是害怕了。

但仔细一看,只见道冠下闪动着的一双亮晶晶的眼眸,极为认真地盯着这清兵,显然其脸上并无多少害怕的神色。

为首亲兵大疑,下意识地把刀口放高了许多,然后一边命令另外两名亲兵向前,一边呵斥道:

“问你话呢,为何不答?速速给爷跪下!”

闻言,那道士非常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