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9章 闻过则喜曹孟德(2 / 3)

加入书签

,不像袁绍那边一群谋士互相攻讦拆台。

二荀虽然有意见,也不至于明着直接把郭嘉的计策驳得一无是处,

于是荀彧率先态度持重地说:“此计确实有些道理,能够让二袁相争,对我们而言确实是最好的。同时刘备如今敢暗助袁谭,甚至让太史慈直接在青州战场与我们争衡,若能试探威慑一下,又能进退自如,确实也对我们有利无害。

但时移则势异,奉孝当初说出此计时的情形,与我们如今的情形,又大有不同了。三四个月前,我们在冀州深入未深,当时如果本初就能速死,袁尚袁谭直接火并的机会还大些。

现在我军已经几乎凿穿了冀州,把中部无险可守的平原拿下了不少,清河、河间、安平、平原四郡已经取得。

袁尚手中剩下魏郡、赵郡、巨鹿、常山、中山五郡,袁谭手中余一渤海。

冀州十郡,袁尚得其五,我军得其四,袁谭得其一,但袁谭那个是最大的,当年一郡便占到全冀州四分之一的人口。

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对袁尚的威胁,已经不比袁谭对他的威胁小了,哪怕我们假装移师南下,跟刘备一战,袁尚有这个胆子进攻其兄么?”

曹操听得很认真,表情里也丝毫看不出任何倾向性,静静听完后,也不置可否,只是给了另一边的郭嘉一个眼神,示意郭嘉自己解释荀彧的这个疑问。

郭嘉连忙清了清嗓子,解释道:“所以我军需要多施障目之法,诱骗袁尚觉得时机难得,又或是帮着袁尚或袁谭推波助澜,攻讦另一方有重大隐患。

比如说袁尚败坏祖宗名声,说袁谭不遵袁绍遗命,又或是散播说袁尚利用审配假传袁绍遗命。只要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袁尚袁谭总有误判形势,忍不住的时候。这些都是后续执行计策中的技巧问题。”

荀彧摇了摇头,似是自言自语般低声沉吟:“怕是远远不够,根本做不到。除非我们示弱到真的自废武备的程度。”

郭嘉脸色稍稍有些尴尬,但对于荀彧的定性判断,他也不好直接反驳,只是无辜地看向曹操。

对于有实证的辩论,他可以反驳。但对于扣帽子定性,反驳是没有用的。

而且郭嘉深知曹操不是什么耳根子软的人,在曹操面前耍小聪明把话说得花团锦簇也没用,还不如见好就收,该谦虚的时候就谦虚。

而曹操也果然立刻注意到了一点,出言帮郭嘉说道:“文若,讲道理就讲道理,大家把实证、推断摆出来,不要铁口直断嘛。”

荀彧不善奇谋,一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好在旁边的荀攸立刻插话,帮叔叔完善道:“明公勿怪,在下也觉得奉孝所言之策意图是好的,但是极难实现。

冀州已经被我们几乎分割为东西两部,难道还能指望袁尚放着我军不打,先从冀州北部的常山郡、中山郡进攻袁谭控制的幽州不成?

幽冀之间,毕竟有易水阻隔,中山和涿郡之间,也有一些燕山余脉,丘陵起伏,不比冀州中部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袁尚再恨其兄不服,也不可能舍易求难。

所以,奉孝所言之策要想实现,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除非我军直接、完全退军!把已经打下来的清河、河间、安平、平原四郡都让还给袁尚!让袁尚重新拥有完整的黄河防线!

如果我们真肯这样做,那倒是可以立刻修复跟袁尚的关系,甚至让袁尚向我们靠拢、向朝廷认错,但这又怎么可能划算?那可是去年秋冬两季,朝廷将士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四个郡!”

曹操听了这话,终于摸着胡子陷入了沉吟。

他倒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暂时得失,而且历史上,他也确实在袁绍死后,稍稍退兵过一年多,让二袁有胆子相争。

但历史上,他201年全年的进展没那么大,没到四个郡的程度,至少完全没有打到河间那么靠北。

如果是让出两个郡的占领区,而且可以把人口、资源搜刮一番掳到河南,把河北的空地留给袁尚,来换取袁尚跟袁谭直接开战内耗,那曹操肯定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现在要让四个郡,比历史同期多了将近一倍的筹码,这个损失厌恶就变得不可接受起来。

而且越是靠北的领土,越难掳掠了迁移人口。

在沿着黄河的清河郡,曹操哪怕想把一半以上的人口掳到河南,留一块凋敝之地给袁尚,他都是做得到的。

而在冀州最北边的河间,哪怕想掳两成人口走都是奢望,除非是对当地造成极大的破坏,丢失民心。

但那样一来,已经把袁绍的地盘视为自己囊中物的曹操,肯定是舍不得的。

他曹操是会屠城不假,也会掳掠迁移人口不假,但那前提都是他自己拿不住这块地盘,一锤子买卖。

比如历史上去徐州,又比如历史上后来在汉中,他都打算撤退把汉中留给刘备了,这才尽迁汉中之民强行回关中长安。

而对于自己一两年内就会拿到手的东西,怎么能破坏呢?

荀攸指出了这个损失厌恶的问题后,曹操终于患得患失起来,他再次看向郭嘉时,眼神已经没那么期待了。

郭嘉也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到了存废的关头,急中生智连忙顺着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