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5章 相位幽灵(1 / 2)

加入书签

“我……”

还没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王宏让一时间无言。

常浩南还以为是有什么难处:

“应该没什么其它问题吧?”

王宏让连连摇头:

“靶场这边肯定没问题,我是说……您就准备这么直接去?”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有点懵:

“那不然……上级给我们专门配属了一个直升机分队,虽然现在气象条件不太好,但气象预测明天上午是个晴天。”

好在这会儿王宏让也恢复思考能力,重新组织好了语言:

“不用回京城具体分析一下?就这么看一眼报告……”

他本来想问就这么看一眼就行么?

但又觉得好像有点不尊重对方。

不过常浩南还是领会了对方的意思,解释道:

“正常情况下肯定得专门检查一下调试日志,甚至是在附近专门设置一个被动接受装置,分析特定时间范围内天基信号的特征……但这次也是赶巧了,对方刚好撞在我正在研究的部分。”

说着朝窗外指了指三号靶区的方向:

“我们正在布设的这套电磁棱镜系统,有一部分运行细节就和他们在报告里面的描述能对上号,只不过还欠缺一些细节,所以我得优先去现场看看……”

“……”

因为这个决定做出的实在有些仓促,因此直到常浩南乘坐的直升机起飞之前,毛道雷达站方面才通过上级接到相关消息,表示会有一架直升机在大约90分钟后降落,要求他们准备接待。

“有领导要过来?”

廖永才向旁边明显更了解情况的郭林询问道:

“我们雷达站的直升机停机坪自打建成到现在总共就用过两回,一次是金城军区的首长过来检查,另一次是有个战士检修雷达的时候从车上跌落下来受伤……”

郭林此时刚刚脱掉工装,正在往身上套棉大衣:

“领导,也是专家……总之肯定是解决问题来的。”

其实他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担任了电科14所的所长,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两年就能在集团层面兼任一个领导岗位,明面上的行政级别和常浩南已经非常接近。

只不过对方不光有院士头衔,职务的含金量也无法简单类比。

“解决问题……”

廖永才的动作僵在原地:

“咱们昨天的分析有问题?”

他好不容易才等到一次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如果只过了一天就被打脸,那可真是闹麻了。

“还不好说,有可能是常院士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案……”

郭林深吸一口气,脸上的表情稍微有些复杂——

他和常浩南之间虽然一直都有业务联系,但已经有几年时间没见过面了。

这次刚好赶上两个人分别负责矛和盾,本来还想着借此机会能跟对方隔空较量一番。

尽管第一次就实现来袭预警的概率不大,不过按照郭林之前的想法,应该总归能过上几招。

结果现在,他这边反而需要对手提供支援……

相当于较量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好在郭林也不是第一天跟常浩南认识,加上也不至于为了个人胜负心而影响到正事,所以很快接受了眼前的现实,开始指挥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以便对方到位后能在第一时间开展工作。

……

“实际上,你们的分析方向没什么问题,只是低估了敌人下手的果断程度……”

两小时后,常浩南坐在雷达控制台前,解答了廖永才实在没忍住而提出来的问题:

“通过极化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第三次全系统诊断过程中,三号阵列的旁瓣抑制率下降了大约12个分贝。”

他的手指在频谱分析仪的旋钮上划过,1.14ghz频段的凹陷像被精确切割的伤口,毛道雷达站的中央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却压不住运行模拟器此起彼伏的滴滴报警声:

“昨天晚上,我让京城航天测控中心把几颗军事卫星的轨道参数叠加到了电磁环境地图上,你们看。”

顺着常浩南手指的方向,一众人凑到显示器前面:

“utc时间0400至0430,共有三颗可疑卫星过顶,其中编号为stp-4d实验卫星与故障时段存在76%以上的重合率,这个数字虽然不算高,但如果考虑到卫星发射天线可能具备凝视功能,那已经足够对你们展开干扰了。“

传统的星载设备都是固定在卫星平台上,需要调整卫星本体的姿态才能改变指向。

而具备凝视功能的卫星则多了一个类似云台的装置,可以在卫星运动过程中保证设备指向地球表面的同一个位置,以减少星载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延长卫星寿命。

“stp-4d……”

郭林在记忆中搜索了一遍,并没有发现太多相关信息。

“五角大楼‘空间试验计划’下面发展出来的一种标准化卫星平台,用来验证一些前沿技术。”

常浩南解释道:

“具体到这颗stp4d,表面上是用于测试新一代的霍尔电推进设备,但发射上去之后的变轨频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