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水涝(1 / 2)

加入书签

此时的边城,大雨从刚开始下到现在已经连续五天了,一点阳光都见不到,白日宛如黄昏。

起初大家还不在意,以为不过是雨水大些,下个一两天也就停了。

可是眼看院里的水积到了脚脖子,城中的排水系统完全派不上用处了,人们这才开始慌了。

地里的小麦和黄豆苗还不足膝盖高,正是生长的时候,连日暴雨把植物根部的泥土冲刷掉了,种的浅些的,秧苗已经开始倒伏在地上,这一年的收成眼看要打水漂。

种地的人也顾不上雨大,冒着暴雨,去地里疏通水路,让积水从地里排出去,尽可能减少对庄稼的伤害。

安安几人也有些急了,玉米已经有半人高了,还好虽然是连日暴雨还没刮风,若是风雨一起上,那今年的玉米铁定会折,植株一旦倒伏,减产至少一半。

庄伯领着庄子上的人将玉米地的水引入沟渠,及时排出,又派人日夜守着水库,一旦水位上涨,就开闸放一部分水,防止水淹到庄子里。

今日又是大雨。

安安让方禧送刘善水和郁书先回家,一方面是给家人报平安,另一方面也是刘善水不能离开酒坊太长时间,虽然有姚琛帮忙刘善水的工作减少了许多,但是主要的事情还是要靠刘善水决定,还有就是答应送去兴庆府的酒,不能再耽搁了。

安安则和贺源生还有李九一起留下,指导庄子里的人抢救被雨淹过倒伏的玉米,及时给玉米扶正。

柳韵怡穿着蓑衣,打着伞在田埂上站着,冯邕和安安则挽起裤脚,亲自下地扶正倒了漏出根部的玉米。

一开始只有安安自己亲自下田,柳韵怡拦不住,只得在一边亲自盯着,万一安安有什么不适及时搭把手。

后来冯邕不知怎的也突然要亲自去扶倒的玉米苗,从没下过田的大少爷,在安安的亲自教导下,一天下来,竟也做的有模有样。

柳韵怡实在克服不了心里的障碍,一想到自己要光着脚踩在泥里,浑身就起鸡皮疙瘩,何况女子在外边是不能赤足让别人瞧了去,特别是周边都是自己庄子里的人。

雨水太大,穿着的蓑衣防不住,几人的衣服已经湿透了,裹在了身上。

“冯公子,张小姐,你们教的方法我们都学会了,这地里的活还是让我们来吧,你们浑身都湿透了,会感冒的!”

庄伯大声喊着,试图阻止两人。

“没事庄伯,我们身体好着呢!咱们人多,一起做干的更快!”

安安回应着庄二柱,连头都没抬,雨水顺着帽檐成串的滑落,打进地上的积水里。

不是安安不愿意抬头,实在是稍微一抬头,雨水就扑在脸上,打进嘴里,连眼睛都睁不开。

庄里人多,除了负责守卫庄子安全和巡视水库的人,其他的都在地里抢救玉米苗。

等弄完玉米苗,还要去给水稻田排水。

虽然水稻生长离不开水,但是一直不见阳光在水里泡着,根部会烂掉,必须及时把水排出去。

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忙完今天,玉米地就差不多弄好了,安安他们还有赶去土豆地查看情况。

这几天,庄子里的每顿饭都备有热乎的红枣姜汤,给在雨水中干了一天活的人驱散寒气。

连续的忙碌让几人每天吃完饭倒头就睡,醒来又去地里查看庄稼情况,这是扩种玉米的第一年,庄稼绝对不能有任何事。

“咳咳咳!”

“安安,这是我们家常用的驱寒的药,你快喝了它!”

在连续雨中干活的第四天,安安身体支撑不住了,倒在了玉米田里,这下子,可吓坏了柳韵怡和冯邕。

李九立刻把安安抱在怀里,快速跑回屋里。

贺源生让厨房烧了热水送过来,把安安身上穿的湿衣服脱掉,用热毛巾擦了身子后,换上了干净清爽的衣服。

柳韵怡亲自按家中的药方,在庄子里凑齐了药,又亲自把药煎好,端过来喂安安吃药。

安安惯来不喜欢中药的苦涩味,有些抗拒。

柳韵怡想法哄着安安。

“安安,你放心,别看这药闻着味道不好,喝起来一点苦味都没有,这是我外家祖辈流传下来的药,对付风寒感冒特别有用。你这受了凉,得赶紧把身体里的寒气发散出来,要不然夜里就会烧起来。我还准备了香瓜,是我庄里种的,今年才收几个,特别甜,你肯定没吃过,吃完药再吃一块瓜,保准你一点苦味都尝不到!”

柳韵怡说的香瓜就是现代东北甜瓜,通体呈现米白色,还有些黄色的花纹,闻起来果香浓郁。

这个瓜是今年才得到的种子,才成熟了这么两个,其实柳韵怡也不知道什么味道的,但是闻着果香就很清甜,想来味道也应该不错,就让厨房把两个都切了,拿来哄安安吃药。

安安醒后觉得自己状态还行,就是头比较晕,鼻子也不通气,说话嗡里嗡气的,估计是感冒了,也不觉得是什么大病,不大在意。

但是在古代,感冒是致死率很高的一种病,除了安安,其他人都紧张的不得了。

安安听柳韵怡说起香瓜,顺着柳韵怡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发现竟然是自己最喜欢的甜瓜,眼神都亮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