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开学报到(二)(1 / 2)
送走她爸后,赵咏薇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学校。
到校园里后,她一刻不停歇地直奔学生活动中心而去。
路上经过学生口中有名的考研楼。因为提供教室方便学生考研自习,一届届的学生传下来,原先的名字逐渐被人淡忘。这栋楼每天早6点开门,即使是大冬天的5点多钟,也会看到许多学生在楼门前排起长队,一边背书,一边等着开门。如果不是考研而去占用座位,还会得到无数鄙视的目光。
前面一大片的草坪,夏天经常会看到有学生席地而坐,看书的、谈恋爱的、弹吉他唱歌的、无所事事躺着没事干的。
隔着草坪,与考研楼遥相对望的是教学楼。
而学生活动中心则位于考研楼后面。一座尖顶的小红楼,是学生会的主要办公和活动地点。
人大的学生活动中心
前面有一个小广场,很多社团活动和公司组织的小型活动,都会把活动地点放在紧挨着学生活动中心的小广场。
赵咏薇抬头四下里一望。
果不其然,她要找的目标就在前方不远处。
她挺起胸膛,从容不迫慢悠悠地走到一张活动台前,不慌不忙掏出学生证,在对方眼前一晃。
说出了那句憋在心里已久的话,“办张信用卡。”
没错,赵咏薇早在心里想好筹集首付款的第一招,就是套现信用卡。
她前世从来没用过信用卡,她爸妈从小教育她不要轻易借别人的钱,自己能赚多少就花多少,绝不可以借钱消费。
对于他们来说,那会是一道沉重的负担,压在他们心上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所以办信用卡借银行的钱这种事,赵咏薇前世即便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也没有做过。
不过,今生一切都不一样了。
银行为了增长业务量,把目光对准了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这个客户群体年轻受过高等教育,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包括西方国家传来的所谓先进的消费观念:提前消费。
想要提前消费,在没有花呗借呗的年代,信用卡成了唯一的香饽饽。
银行对大一新生提供了各种便利。
只要拿出学生证,填好一张表格,留下一个电话号码,在十几分钟内,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张几千额度不等的信用卡。
赵咏薇不费吹灰之力地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张信用卡。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她把所有银行办信用卡的活动台逛了个遍,如法炮制地一共办下来了五张信用卡。
套现的话,一个月能取出一万三四的现金。
加上她手头上的现金,差不多能有五万块。
摸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出去把之前藏起来的金首饰当了。
赵咏薇书包没有离过身,一直随身背着。新生报到,校园里人特别多,她把书包背在身前。
办好所有的信用卡,赵咏薇进了学生活动中心一楼,找了间最近的厕所,把几张信用卡塞进了书包里的暗袋,和金首饰放在了一起。
回到宿舍后,五个舍友都到齐了。
互相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大家对彼此都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宿舍一共六人,四人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另外两人的专业是信息安全。
四人中,除了赵咏薇,另外三人包括来自山东的潘维维,唐山的张佩珍和北京的谷雪萍。
其余两人,是分别来自苏州的方青和湖北的王纬茹。
可以说,她们这一宿舍,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
张佩珍比大家都大一岁,不避讳地直言:“我复读了一年。第一年的时候,考试时高烧了发挥失常。”
她拿出饭卡,征求大家意见,“有人去吃晚饭吗?”
几个人对视一眼,没人提出异议。不出意外,大家要在一起生活四年,第一次见面多了解下彼此,留下一个好印象,非常必要。
赵咏薇默默地把书包锁进了柜子里,提醒五人带着暖壶下楼。
“我们先把暖壶放到一楼水房,吃完饭回来,可以直接打水上楼。要不然,还得多跑一趟。”
几人一听,连声道谢。
赵咏薇不动声色地落在最后,亲手把宿舍门锁好,经过一再确认,才跟上大部队的脚步。
北区食堂还在建设中,知行楼跟中区食堂和西区食堂之间的距离差不多。
“我们今晚去中区食堂吧,那边离东门近,吃完后我们可以参观一下。”个子娇小但很有主意的王纬茹提议道。
赵咏薇道:“我们可以去‘实事求是’石和东门口多照几张相,还可以去双安商场逛逛。”
其他人都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结伴往中区食堂走去。
中途碰到每一处建筑物,都跑到门口看看招牌。
这时候老北京谷雪萍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人大校园内的每处建筑,她似乎都了如指掌。
“你怎么这么清楚啊?”就算是北京人,也不可能知道到这种程度。
谷雪萍在五人好奇的目光下,赧然地羞红了脸,“其实我不光是北京人,我中学在人大附中念的。”
人大附中跟北京四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