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一十九章 再混十年(1 / 2)

加入书签

八十年代,农村人是最多的时候,大街上到处都是小年轻的。

农村的小伙大姑娘那是随处可见,哪家还没个三个两个的。

土地承包前,这些人还会在生产队里混公分。

但土地承包后,他们连混公分的机会都没有了,只能在家游手好闲。

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他们还不打破头才怪,到时候来应招的最低也得有二三百人。

刘志杰怕是真应付不来,那天自己也得来,怕是叶波也得过来压场子。

到时候就是自行车停放都是问题,弄不好就会发生丢失的事情。

“二十号那天你得过来,弄不好到时候会有捣乱的。”

叶波今天也来了,反正他在家也是闲着,这个企业他也是老板之一。

“好!到时候我过来。”

杨学义和刘金成跟着刘明利去南方了,叶波再来的话,就剩下李成武和赵广梁押车了。

不过西流方面现在是十分的太平,来自红崖的这辆客车在西流都是很有名的。

西流本地好几个想打这辆客车主意的人,都被叶波他们强力击退了。

现在西流那边也知道这辆车上的人不好惹。

叶波和邹宇共同投资的旅社,现在每夜平均都有二三百人入住,一天一人也有二百来块钱入账。

到现在为止,这个旅社也给他挣出了两三万块钱。

叶波这个旅社基本就是干拿钱,他压根就不怎么管旅社的事情,也没法管。

毕竟他不是西流人,家也不在西流住,他怎么管?他又不会分身术。

反正一切都是邹宇在经营,给他多少钱他就收多少钱。

他不管什么事儿没有,如果他要管,说不定乱七八糟就出来了。

这样也挺好。

好在邹宇没在这方面和他耍心眼,每次都把账和他算的明明白白,钱也分的干干净净。

县城来的这帮水暖工,白峰是非常熟悉的。

从他小店安装暖气开始,到他和叶波的楼房,再到他老厂新厂的暖气,都是这帮人安装的。

因此白峰把这些水暖工带到马道口后,也就不用操心人家怎么干活了。

就和叶波回六仗沟了,叶波的客车下午还要去西流。

“现在感觉一辆车有些不够用了,县城带农村现在一车最少也拉六十人,最多一次拉了七十五个人。”

“有没有拿鞋的?如果有拿鞋的,人拉太多了就不行了。”

鞋一个占地方,一个沉。

皮鞋旅游鞋这些东西通常都是用纸壳箱,占地方。

那些农田鞋,布鞋板鞋什么的倒是不用纸壳箱,而是用袋子装。

地方是不占,但是死沉。

“暂时还没有拿鞋的,西流好像现在还没有批发鞋的。”

“马上就会有的。”

西流最初主打就是裤子和布匹,然后发展到衣服。

有衣服和裤子了,没鞋帽像什么样子?

于是,鞋帽也跟着就在市场里出现,不过起先规模较小,也都是胶鞋布鞋之类的。

有鞋就得有袜子吧,总不能光着脚穿鞋。

到八十年代末就是年代初,袜子手套这些东西也出现了,一同出现的还有其他的小商品。

进入九十年代,西流才变成了一个综合式的批发商场。

那时候,做买卖的人也开始多了,小小的崖城,每天就有四班客车跑西流,两班客车跑五爱。

“你准备再买车?”

“现在还没这个打算,再过两年吧,总不能一样接着一样,得喘口气。”

“等你把气喘匀溜了,市场就被别人加塞了,有眼光的人可是很多的。”

“那也得喘气,不能一口气憋死。”

“今年冬天怕是没有时间再出去打猎了,真的没有清闲时间了。”

“不打也好!不杀生还积德了。”

“嗯!你这怎么还信佛了?你该不会去当和尚吧?那样我小姨子就惨了。”

叶波嘿嘿笑。

“后天上午你的客车还得到马道口来,一个是送那些水暖工回去,另一个后天就是二十号,招工的日子,你得过来压场子,有些调皮捣蛋的主儿不被录用,肯定是要捣蛋的,我一个人怕压不住。”

“知道了。”

客车回到六仗沟,就停在小吃部的门前。

白峰一眼就看见自己的拖拉机...现在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是蒋万林的了。

蒋万林的拖拉机停在修理部门前,正在补胎。

车上还装了一车石头。

蒋万林和司机在修理部里面,他车上两个装卸工则不知所踪,估计是跑到商店去了。

“扎胎了?”

蒋万林这货运气不咋地呀,白峰自己养拖拉机的时候,一个月也扎不了一回胎,这货到今天才养了三四天就扎胎了。

“别提了,不知道在哪儿捡了个钉子。”

“一定是村子那些小奶黄子扔的,你哪台车呢?”

“进虾圈了,本来准备把车上的石头卸了就吃午饭,这台车今天估计得少拉一车了。”

“这有啥遗憾的,养车出点小毛病都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