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宫草知晓风微动(1 / 2)

加入书签

傍晚,薛姮照从容太妃起居的正殿回到自己房里。

银梳帮她把披风和风帽解下来,搭在门口的衣杆上:“姐姐今日回来得有些晚,晚饭都凉了。你先喝杯热茶,等我去后头换些热的过来。”

“不忙,我还不饿。”薛姮照说,“太妃赏了我一碗果仁酥酪,我强吃完了,到现在还撑得慌。”

“既这样那我就不忙了,”银梳说,“干脆等再晚些给姐姐要一碗宵夜就是。”

薛姮照一边往里间走一边说:“你不是也没吃饭?”

“姐姐不吃,我就把这些饭菜放在炉子上热一热吃了。”银梳说,“倒省了许多麻烦。”

薛姮照刚坐下没一会儿,听见外头有人来了。

“秦姐姐来了,”银梳一面招呼一面掀起帘子,“快进来坐。”

秦美君笑着问:“姮照在吗?我找她来说说话。”

“姮照姐姐也是才下来,”银梳说,“在里间呢。”

薛姮照也站起身来,招呼着秦美君坐下喝茶。

秦美君道:“知道你在上头累了一天了,可是我想着若非这个时候来找你,也实在没有合适的时间。”

“你找我有事?”薛姮照问,“但说无妨。”

秦美君把头略低了低,想好了开头才说:“咱们是一同进宫的,如今又都服侍太妃娘娘。你知道我是个胆子小没主意的,遇到些什么事总想找个人商量……”

薛姮照见她吞吞吐吐,弯弯绕绕,索性打断了她的话,问道:“姐姐说的可是求贤妃娘娘把家人召回京城的事?”

“就是这件事,”秦美君点头,“和咱们一同进宫的好几个人都收拾着准备出宫去,她们的家人都从流放的地方回来了。虽然还不知道是不是官复原职,可好在能一家团圆了。

我一再问过了,都说是受了贤妃娘娘的恩典。虽然明面上不说,但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

所以我就想和你一起去求求贤妃娘娘,你一向得太妃娘娘看重,比我的面子大多了。”

秦美君说完殷切地看着薛姮照,恨不得她立刻点头。

“咱们的家人是因为姚家被贬的,姚家倒台之后,已陆续回京了不少人家。”薛姮照说,“听说今冬明春皇上还要大赦,到时候想必都能回来的,倒也不急在这一时。”

“怎么能不急呢?早回来一天是一天。”秦美君说,“况且在大赦之前活动活动就能成,大赦之后若还是不能回来,可就难办了。”

她不似薛姮照知晓全局,难免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姐姐的意思我明白,你既然要求稳,现在去求贤妃娘娘也无妨。”薛姮照一笑,“免得惦记煎熬。”

“就是这样,我现在真是吃不下,睡不着。”秦美君说着忍不住哽咽,“咱们进宫都三年多了,仗着老天必有倒没受什么罪。可家里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啊,多挨一天就要多受一天的苦……”

“姐姐若去只需先找到康总管,送他些好处。”薛姮照教她,“求他先往娘娘跟前递一递话,然后再当面去求一求。若是贤妃娘娘答应了,事情也就妥了。”

“你不去吗?”秦美君不解,“这么好的机会……”

“我还是顺其自然吧。”薛姮照说,“姐姐手里要是没有合适的东西送,我这儿还有些银子。”

“不用,不用,这些年我也攒下些东西来呢。”秦美君忙说,“想来也是,太妃那么疼你,必然会替你说话的,又何至于求的贤妃娘娘跟前呢。”

“这倒是没有的,”薛姮照说,“贤妃娘娘他们往京城召人,显然是想要这些人拥护六皇子。

我父亲的脾气你或许有所耳闻,他是断不肯随方就圆的。我正是清楚这一点,所以也不便自作主张替家人求情。”

秦美君听了点头道:“是了,我们家是商人出身,没有那么多讲究。你父亲是大学士,读书人最看重气节,做子女的总要顺着父母的心意才算真正孝顺。”

秦美君走了之后,银梳问:“姐姐,当初被发配的那些人都能回来吗?”

“谁知道呢,”薛姮照说,“但愿吧!”

“姐姐,等你家里人也回了京城,你是不是就出宫去了?”银梳倚着门,垂着眼睛问。

“八字还没一撇呢!”薛姮照说,“你倒是爱操我的心。”

“要是我能跟着你出去就好了。”银梳说,“不然你走了只剩下我一个,多没意思。”

“我若是能出去,一定求了情也带着你。”薛姮照笑,“可惜那样的话,你可就当不成掌事姑姑了。”

“真的?!能跟着姐姐比什么都强。”银梳这才笑了,“前两日姐姐让我读的毛诗我已经读了大半本了,还有那个字帖也临摹了一半儿。明日姐姐再指点指点我。”

“你喜欢读书尽可读去,只是记得我那句话,别让书把你困住了。”薛姮照打趣她,“我可不喜欢身边跟着个女夫子。”

“才没有,我单是觉得读书写字儿有趣罢了。似我这样的,便是下死功夫读又能读出些什么来呢?”银梳说,“我伺候着姐姐洗漱吧!好好泡泡脚,解解乏。”

薛姮照洗漱了便上床休息。

银梳问她:“姐姐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