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赎回(1 / 1)
一路行来,除了清风剪树,鸟雀啁啾,路上没遇到什么人,也没有很大的动静。
孩子们都在学堂读书,能干活的要么在作坊,要么在地里,要么在山上,就算是花甲老人,也都在家里削竹签、编竹篮……哪有什么闲人!
可不是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连卿在作坊门口站了一会儿,看里边忙得热火朝天,也没有进去打扰,直接去了里长家。
里长竟然也不在家,说是给学堂买的文房四宝和书籍刚拉回来,里长带人去学堂里分发去了。家里只有里长的老娘在,连卿便陪着大娘坐在院子里剥着玉米。
不多时,听得外头有杂乱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小三听了听说:“里长回来了。”
跟着里长回来的几个年轻人,拉着平板车进来,一看到连卿,都愣了一下,一是好久没见了,没想到会突然见到东家,二是连卿最近变化挺大,像抽条的小柳树,隐隐有长开了的趋势,加上穿戴打扮精致了些,便更加明艳动人了。几个和连卿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甚至偷偷红了脸。
回过神来,众人和连卿问了好,便赶忙回去上工了。
里长看着连卿,笑得合不拢嘴。
杨李氏在镇上的“良品”,现在已经是店长了,工钱涨到了每个月四两银子,杨红云在“万象”,工钱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在连卿的监督和指导下,人变瘦变漂亮了。杨红云早就到了说亲的年纪,前几年,因为人胖又不好看,虽然有个当里长的爹,但总是高不成低不就。
现在好了,媒人抢着来说亲,前几天说了魏家庄的秀才,说是秀才娘在县城见过红云,满意的不得了!就等过几天叫红云回来相看了。
况且,因为连卿的资助,现在良乡可是清河县“第一乡”!其他村的人都巴望着他呢!就想得到个机会来村里的作坊上工。而且,村里建了学堂,修了路,以后,良乡怕是会发展成“良县”咯!那自己这个里长……
嘿嘿嘿嘿嘿嘿……里长笑得愈发灿烂。
“连丫头,你是不是为那房子回来的?”
“是啊,杨伯,我想趁着现在还有点空闲,把这事办妥了。”
“我都和老木说好了,就等你回来交接了。”
俩人说的是宋家房子的事。
连卿早就想把宋家割出去的院子再买回来,圆了宋行谨的心愿。住了几辈人的房子,在自己手里被割裂出去,虽然宋行谨不说,但是从他望着前院的目光中看得出来,他是难过又愧疚的。
买房子的也是良乡人,因为自己房子塌了,正巧儿子在外做生意挣了一笔钱,看宋家房子盖得精致又结实,宋家又需要钱,三进院买不起,便买下了最前边的院子。
连卿原本想哪怕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也要把院子买回来,但是现在连卿和宋临风都出息了,而且老木家的两个儿媳妇儿和小女儿,都在作坊里做工,所以,一听里长提出来,便爽快地答应了,让连卿还是用原来的价钱买回去。
连卿也仗义,多给了十两银子,足够他们在村里再起一座像样的宅子了。
手续都由小三陪着里长他们去办,不用半天的功夫就办妥了,宅子又重新回到了宋家。
连卿看着新的房契,心里踏实了。
一家人住的倒是挺仔细,院子里的砖瓦草木都保护得很好,甚至柱子上的红漆都还在。而且因为常年有人住着,反倒显得比后边空着的两个院子更明亮温暖一些。
连卿满意地点点头,给里长留了些钱,让他找人把堵起来的门通开,另外,后边两所院子开在院墙上的门堵了,用白粉浆重新刷过。
老木两口子身体还壮实,人也厚道,连卿便让俩人负责定期来整理洒扫,每月打扫四次,给开三百文钱。
老两口自是喜不自胜。
原本还想让小三从村里带几个青壮年去山里走一趟,等办完这些事,已经是傍晚了。连卿便让里长找几个打猎的好手,这几天去山里打些猎物,肉就按自己教的法子腌制风干起来,皮毛都硝制好了,除了打猎的辛苦钱,肉和皮毛自己都按市价来收。
按连卿的地理常识,这里应当是后世的河北山东一带,冬天干冷干冷的,多囤些皮毛,冬天好用来做靴子、褥子之类的。
宋临风在山里,只怕风更大,更冷,得给他准备一床皮毛褥子御寒。
这会儿连卿倒忘记了,宋临风内力大增,已经不惧寒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