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除了苏晨,没有人永远能够在足(2 / 3)
!
随着皇马球员们的大巴,进入到球场,一切都进入到高.潮!
多特蒙德球迷们入场。
在威斯特法伦球场之内,声浪更加的汹涌!
当苏晨热身出场的时候,看着早早就到场的黄黑球迷们,他的心中泛起一阵热血。
这就是足球!
能够让无数的球迷们,一同凝聚在一起!
即使这是对手,他也同样感到热血。
而且,威斯特法伦球场,虽然是全欧洲最恐怖的魔鬼主场,但也是最温暖的主场。
早在1909年就成型的多特蒙德俱乐部,一开始也没有享受这么好的主场待遇。
多特蒙德最早的主场是一座市政综合球场,还有跑道和跳跃坑的那种。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特蒙德已经逐渐成长为德国当时优秀的俱乐部之一。
尤其是在1966年多特蒙德成为德国第一支夺得欧洲优胜者杯的球队后,多特蒙德的球迷数量激增。
考虑到安全隐患,多特蒙德俱乐部向市政府提出改扩建球场。不过德国各地政府财政相当吃紧,一直也没通过球场改扩建方案。
直到1974年4月2日,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才正式进入新建球场,威斯特法伦球场。
威斯特法伦的名字则来源于曾经被普鲁士管辖的威斯特法伦。
从此之后威斯特法伦球场,带着多特蒙德的黄黑色开始了新的征程。
新落成的威斯特法伦球场由四个带顶棚的看台组成,东南西北四个看台,其中东西两个看台在当年紧挨着一片田地,东西两个看台是座位看台约17000个座位,而西北两个看台则容纳了37000个站位。
也就是这些站位成就了多特蒙德那片“黄黑色的墙”传奇的开始。
由于国际足联和欧足联的规定,1992年威斯特法伦的整个北看台,东看台低处和西看台低处已经都转换为座位,球场可容纳人数也相应缩减。
1995年多特蒙德夺得德甲联赛冠军后,威斯特法伦体育场又再次迎来扩建。
东西两个主要看台加高成两层。
体育场的容量恢复到原来的54000,其中38500个座位,另外10000多是站票区。
1997年多特蒙德历史性获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威斯特法伦球场再次扩建。
这次扩大了南北两个看台,使总观众人数增加到68800名。
几次改扩建之后,威斯特法伦球场已经变得很气派了。
离威斯特法伦球场落成已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借着申办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机遇,威斯特法伦球场开始了史上第三次扩建,座位从52000个增加到67000个。
在这一次改扩建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小插曲——建筑工人在改扩建时发现了一枚二战中未爆炸的重达1000磅的炸.弹!
经查该炸弹是由盟军轰炸机投下的,离新改扩建的球场中线只差约一米。
炸弹处理专家在进行一个多小时小心翼翼的拆除后,威斯特法伦球场解除危机。
但这么多年威斯特法伦球场的几次大改建,依然保留着南看台的站立区。
南看台是多特蒙德季票拥有者,死忠支持者的聚集区。
也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可以接受站票观众的独立看台,可容纳25000人!
人们亲切称为Die.gelbe.Wand,翻译成中文就是黄色的墙。
这里不得不多讲讲德国铁杆球迷文化。
德国的球迷是社区型球迷,也是归属感型球迷。
大量的球迷都是自己所在社区的死忠,除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顶级联赛球队,在德国的各个小社区都有球队。
甚至这些球队连德国足球体系中的六级联赛都算不上。
队名也可能是各个地区的小区名,地铁站名,但他们都有非常铁杆的球迷群体!
每到周末比赛就像一个社区的集体活动日一样热闹。
正是有这些球队的存在,正是有这些球迷文化传统习惯,才养成了德国铁杆球迷的看球习惯:站着看球。
而多特蒙德南看台这种铁杆球迷文化更是集大成。
有一部专门拍摄多特这群铁杆球迷的纪录片叫《黄色的墙》。
这个纪录片中,选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甚至不同性取向的球迷在威斯特法伦南看台的故事。
纪录片中有一个老爷子他就曾是矿上的工人,他的父亲也是矿上的工人,他们家的球迷传统和他们家在矿上作业的传统一样。
只不过当老爷子已经活到这个岁数的时候,能够陪他看球的只有昔日和他一样因为受伤不能在矿上工作的老工友们。
受伤提前退休后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的老爷子,不过老爷子在日复一日看多特的比赛,帮助南看台的球迷组织维持球场秩序中,又慢慢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
而多特的铁杆女球迷也不在少数,纪录片中就有一个很酷的老奶奶,比赛日时她是拄着拐杖一个人来的。
她还带来了小点心糖果不断发给周围相熟的工作人员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