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 章 判刑(1 / 6)

加入书签

因为调换孩子属于刑事案件,且人证物证俱全,而叶敏还没出月子,所以开庭时她没有参加。

孟城倒是去了,但他不是作为证人去的,而是单纯想亲眼看到李文秀和徐海洋被审判。

在这件事上,他们夫妻的态度非常统一,都恨着那对夫妻,希望能亲眼看到他们自食恶果。叶敏出不了门,去不了现场,就让孟城代他去看了。

庭审上午九点钟开始,孟城早上吃过饭就出门了,回来时差不多十二点半。

进门后他板着个脸,看不出来高兴还是不高兴,看得叶敏心生犹豫,直到他去食堂打好中饭回来,才做好心理准备问:“庭审结果怎么样?那对夫妻被判了多久?”

孟城避而不答,打开饭盒推倒她面前:“先吃饭。”

叶敏哪有心思吃饭,见他不正面回答,皱着眉问:“是不是结果不好?他们被判了多久?五年,三年?总不会只是劳改吧?”

“不是。”

“那是多久?”叶敏催促道,“你快说啊!”

孟城终于不再卖关子,说道:“李文秀死刑,徐海洋判了十年。”

叶敏一愣:“怎么差这么多?”

“徐海洋是从犯,认罪态度也比较好,”孟城解释说,“后来审问的过程中,他抖了不少李文秀的事出来,所以判得轻一些。”

叶敏恍然,回味过来孟城的意思后问:“李文秀还有什么事?”

“她这个人思想有点问题,之前通过黑市里跟境外势力搭上了线,说了不少事。”

虽然孟城说得比较隐晦,但叶敏随军住到家属院这一年,也知道了不少事,大概能猜到他话里的意思。

城里人谈下放色变,觉得下放后住的是牛棚,还有干不完的活,日子过得跟坐牢差不多,但真实情况没有那么糟糕。

人们说的牛棚其实不是真的牛住的棚子,就是农村常见的土坯房。土坯没有砖块硬,房子盖高了容易垮,所以通常比砖瓦房低矮,窗户也会小一些,里面光线很暗。

毕竟这时候牛不便宜,一个大队也不见得有两头,找不出这么多牛棚给人住。只是很多事传着传着就变了味,土坯房变牛棚也是其中之一。

下放后的日子也确实不好过,农场的任务一般都是种地,而下放的一般都是知识分子,大多没种过地,每天分摊到个人头上的工作量让他们叫苦不迭,丰收后得到的口粮又少得可怜。

另外因为下放的都是被扣了帽子的人,所以他们出入都会受到管制,需要打申请。

但不是完全出不去,只是次数比较少而已,要是表现好,说不定还能领到可以外出的工作。

而李文秀,在她所在农场的场长眼里,就属于改造得比较好的人。

本来她被扣帽子就只是因为出身成分,个人并没有发表什么不合适的话,学历也算不上高,才高中毕业。

他们夫妻俩,徐海洋问题比她严重多了,他除了成

分,还有个身在海外的父亲。李文秀被下放,也有被徐海洋连累的因素存在。

所以,在李文秀思想改造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场长偶尔会交给她一些跑腿的任务。然后在跑腿过程中,她机缘巧合认识了在黑市里的人,继而跟境外势力搭上了线。

云省因为地处西南,和好几个国家接壤,一直都是境外势力想方设法想要渗入的地方。

虽然李文秀只是个小人物,又身处农场,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谁也不知道她被发展后,会不会影响到大局势。

叶敏明白过来后脸色一变:“事情严重吗?”

“还好,她只是个小人物,虽然搭上了线,但一直处于待命状态。在她被抓后,部队派人顺着黑市那条线查了下去,抓到了一批人,也是因为这件事,这个案子才会拖到今天才庭审。”

之前孟城去审李文秀夫妻时,让人找出来的那些报道其实经过筛选,审问过程中也夸大了部分情况。如果只有调包未遂,李文秀真不一定会被判死刑,更大概率是无期。

但从徐海洋口中得知李文秀思想不太正确后,孟城根据多年经验,觉得这件事可以深查下去。

赵正华是老公安,从业这些年没少跟特务打交道,一听孟城提醒就顺着这条线查了下去,有点苗头就火速上报,最终查出李文秀果然不对劲。

两项罪名叠加,这才有了李文秀的死刑判决。

叶敏若有所思地点头,但没一会又觉得不太对劲:“她揣着这么大的事,怎么会明知道你是当兵的,还来偷换安安?”

“正是因为揣着这么大事,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她才会跟我们调换孩子。”孟城说着眼神变冷,“如果调包成功,事情暴露后,安安成了她的女儿,肯定会受牵连,而她女儿在我们家,则可以安然无恙。这样不仅能保住她女儿,还可以完成对作为军人的我的报复。”

甚至,如果他们一直被瞒在鼓里,而他在部队里能有所建树,两个孩子都可能变成境外势力的棋子。但境外势力没有被彻底拔除,这话涉及机密,不能告诉叶敏。

不过他透露出来的部分已经足够点燃弹幕观众的情绪,弹幕数量瞬间暴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