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2章 村西养鱼(1 / 1)

加入书签

过完年,张秀花就回去工作了,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回去自己所在的城市。

宝林初五就走了,继东和有才是十二号走的,瑶瑶和继林要补课,十号就去学校了,只剩下珠珠一个人在家。

等张秀花出趟车回来,原本想在县城坐公交车直接回去,却发现许多工厂门口摆摊卖菜,她觉得不妙,就去了趟自己包的小卖部。

销售员看到她,立刻把最近的业绩报表给她看。

果不其然生意受了影响。

“糖厂门口一大早就有人过去摆摊卖菜,价格比我们便宜,我们的菜生意受了一点影响。不过他们卖的多数是干货,新鲜菜很少。没有我们的齐全。”

他们这边是店面,价格贵是一定的,毕竟她要给两位销售员开工资,而那些人不需要,张秀花问她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各大工厂门口可以摆摊?”

其中一个销售员想了想,“好久了吧?!过年时就有人在摆摊。生意可好了。”

“那些巡逻队没过来撵吗?”张秀花好奇问。

“没有。”

张秀花觉得奇怪,但她想不通,只让两人正常上班,“回头我想想办法再加点种类。”

还是得有特别的东西,要不然很容易被别人取代!

她回到村子,正好碰到许春英,把县城可以摆摊卖菜的事说了。

许春英倒是知道这事,她男人每天都去县城送菜,“我听说那些工厂门口或是商场门口被人包了。”

张秀花蹙眉,“包了?”

“就是官商勾结。只要被人包了,他们每个月固定收钱,巡逻队就不会去查他们。”许春英也是道听途说,“那些人去摆摊要包摊位费的。就像咱们镇的集市一样。”

张秀花恍然大悟。可是县里跟集市不一样啊。集市要负责清理,还得维持秩序。工厂和商场门口怎么行?

“你店里生意受影响了吧?”许春英问。

“对!不过刚过完年,新鲜菜还没长成,影响倒是不大。但是之后就未必了。”张秀花与她闲聊几句就回了家。

她想在店里弄点活蹦乱跳的鱼卖,可是好像有点困难。因为后面那条大河不属于哪个公社,他们也不可能接二连三去捕鱼。

她去了趟果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李建国倒是支持,而且他还想到一个好办法,“我们山边不是有条河沟吗?正好把它挖深,在里面养些鱼。长大了就可以卖。”

他们村有水田,而水田是要水的。等水库放水时,那河沟就会蓄满水,里面也能养鱼。

“行吗?鱼会跑吧?”张秀花不放心。水库放水时,那么大的水,把鱼网冲破,鱼全跑了,一切白搭。

她想到个好办法,“村西面那块地贫瘠,之前也没有分。我觉得可以把它挖了养鱼。把河道的水引过去,这样就成了活水。”

村西面那块地其实是留给大家盖宅基地的。但是打谷场的地方还没分完,暂时还轮不到它。张秀花觉得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先用来养鱼。

李建国觉得她有点异想天开,“村民能同意吗?五年后,打谷场的地分完,就该轮到村西那块地了。”

张秀花心想:以后东北孩子都去外工作,有一半人留在农村就不错了。

但她不能说,于是笑眯眯道,“没事。我让村民们投票!”

李建国觉得挺难的,可看着她自信的眼神,他又将怀疑的话咽了回去。

张秀花先去说服老村长夫妻把那鱼塘承包下来。这样一来,他们的蔬菜批发公司就多了一项活鱼业务。

老村长确实心动了,但他和李建国同一个想法,“村民们能同意吗?”

张秀花笑道,“那块地至少五年内不会分。但是五年内,你承包下来可以赚多少钱,你心里应该很清楚。”

老村长可不上当,“我组织人手挖它,也要不少钱。”

“干大事的人哪能一点本钱都不出。”张秀花又笑了,“国祥在外面赚大钱,也是因为他有本钱。要是没有本钱,他只能给别人打工!你说是吧?”

老村长还在犹豫,宋莲花有点心动,因为她会养鱼,她推了老头子一把,“到底行不行,你问问乡亲们。兴许大家能同意呢?”

老村长看向张秀花,“行!要是村民们能同意,我们家可以承包。”

就在自家门口养鱼,也不累。老村长自然不会错过送上门的好事。

张秀花没有否定,“到底谁来承包,由村民们决定。我做不了主。”

老村长很有自信,因为张秀花家肯定不包,那剩下的就是他们家了。

张秀花回到家,就让李建国召集全村百姓一块开大会。因为是集体表决,所以需要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过半数或者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符合法定人数,村民会议的召开才是合法有效的。

张秀花拿着喇叭站在台子上把村西的地挖成水塘的想法说了。

底下的村民们议论纷纷。

“那怎么行?那块地挖成水塘,以后我们宅基地不够分,怎么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