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玉米换煤炭(1 / 2)

加入书签

送完孩子,张秀花回到村子,大队干部通知明天去买煤,让大家准备钱和板车。过时就得一个人去拉货。

张秀花刚来没多久,人生地不熟,如果让她问人,她怕找错地方。所以她还是更愿意跟村里人一块去。

周盼娣听到这事,当即就去农场借来板车。

板车最多可以拉四吨的煤,但是张秀花没有那么大力气,所以她打算只买两吨。但一次只能运一千斤。也就是说她要来回四次。

周盼娣听到她花这么多钱买煤,诧异看了她好几眼,不过最终什么都没说。

“我跟你一块去吧。你一个人拉不动。”

张秀花点头,“行。”

她想了想问周盼娣,“那个永定庄卖那么多煤,应该能挣不少钱。你说我卖点粮食给他们,他们买不买?”

周盼娣怔住,“你想用粮食换煤?”

张秀花经她一提醒才反应过来,这时候人说话都严谨,不说买说换。她表示受教了,下次也这么说。

周盼娣摸摸下巴,想了半天,“应该收。我听说永定庄那边的地不多,他们平时都去挖矿。”

张秀花乐了,“那好。我运一点粮食过去。要不然我手头没那么多钱换煤。”

周盼娣欲言又止,想了想最终还是说了,“你把粮食换成煤,粮食不够吃怎么办?”

“不会。我们跟队里换粮的时候,多换了建国那一份。他去部队了,多出来他那份,刚好可以用来换煤。”

周盼娣微怔,心想:拿钱买粮,又用粮换煤。这不是瞎折腾嘛。可是仔细一想,生产队的粮食又不用粮票,而且价格也便宜。

于是没再说什么。

决定去运煤,张秀花就把三个孩子带到大哥家,让婆婆帮忙照顾,当然也不让婆婆白帮忙,她还拿了两斤粮食。

大嫂许春英脸上有了笑模样。

交待几句,张秀花就与队里其他人一起出发。

看到张秀花车上运着粮食,大家好奇问几句,得知她要用粮食换煤,大家也没当一回事。因为大家的口粮只够自家人吃,可没有多余的粮食换煤。

张秀花推一段路,有点累了,就换周盼娣。张秀花跟前面的人打听,问他们要买多少煤。

大多数都是两三百斤,最多也只要八百斤。因为队里没有那么多板车,所以都是几家人凑一起。每家出一个壮劳力换着拉。

当他们问张秀花要拉多少煤,她打着哈哈,“跟你们差不多。”

大概走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了永定庄。

张秀花脚底板差点走出血泡。这也太远了。要是有电动三轮就好了。呃,她空间里确实有,但是不能拿出来。

她还在腹诽,大队干部已经跟永定庄的队长谈价钱。

看样子他们是老熟人,谈完价格后,排在前面的就开始称重。

张秀花趁机过去推销自己的粮食。

她拿的是玉米,因为她空间这东西不缺。

永定庄队长看了她好几眼,笑了,“可以啊。一斤玉米换16斤的煤。”

他这个价格是按照公销社的价格来算。玉米是一毛四厘,因为刚刚队长谈价钱,一吨煤是十五块,十六斤刚好是一毛四。

张秀花心想:谁说这时候的人都很纯朴,这个队长就是奸商。

也对。如果不奸,他也不敢冒这么大险卖煤。

张秀花给他算了一笔账,“公社的玉米是一毛四厘,但是要粮票,而粮票的价格是每斤一毛。加起来就是两毛四厘。你卖的煤炭不要煤票,价格是十五,去煤厂只有八块。一斤玉米至少得换二十七斤半的煤,我才不亏。我还给你送过来,不用你们承担风险。”

永定庄队长没想到她居然可以算得这么清楚,对于明白人,他也不好再忽悠。

其他村民知道粮食可以换煤,有些心动,可是一想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也就按下心思。

因为她要用粮食换煤,所以永定庄的队长先给她换。

她这次总共拉了两百斤玉米,可以换五千五百斤煤。

张秀花收获一众或羡慕或嫉妒的眼神。

不过到底是同村人,即便心里羡慕,也没有表现出来。

将煤拉回家,她又折回去拉煤。路上遇到村民,知道她又用粮食换煤,大家也没说什么。

一连跑了四趟,张秀花和周盼娣才终于拉完。

回到家,天色已经彻底黑透。

好在有才几个已经做好了饭菜。张秀花请周盼娣坐下来一块吃。

主食依旧是馒头和红薯粥,不过菜换成了萝卜丝和咸菜。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张秀花又问宝林和继东上学情况。

宝林喜滋滋道,“我交了新朋友,下课时,我们一起踢毽子。”

“听课听得懂吗?”张秀花不放心问。

“听得懂啊。”宝林理所当然道,“周老师已经教过我,我都会。”

宝林缺的课少,张秀花不再操心,于是问继东。

继东挠挠头,“语文还行。但是数学有点难度。我还得再补补。”

张秀花点头,“那你要继续补课。把之前缺的课都补回来。”

吃完饭,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