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放大版的欧洲(1 / 1)
“你们是什么人,知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前面可是有核辐射,你们不会不知道什么是核辐射吧?不想活了是吧,哪里都敢去……”
看着眼前的五人,霍祥上来就是一段训斥,他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穿透每个人的耳膜。
他的眼神严厉而锐利,让人不敢直视,被训斥的几人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着,显然是被霍祥的气势所震慑,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期间为首的老者虽有多次想插话,可是都被霍祥打断了,最后索性放弃了,老老实实的听着霍祥训斥。
“好了,老霍,说说就行了。”
十多分钟后,一边的宋舒城感觉差不多了,出言劝解道,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这位先生有些面熟,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宋舒城的目光落在几人中的领头老者身上,越看越觉得有些眼熟。
“啊?奥。你好,我叫赵有志,是一位探险家,之前登过几次报纸,可能让你觉得有些面熟。实在不好意思,这不是近来听说这里的运河修建完成了,我们这不是打算过来探索探索。至于这位先生说的核辐射,我们其实是有带防辐射服的。”
赵有志听到终于自己能说话了,赶紧开口解释道,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似乎是因为长时间没有说话的缘故。
“赵有志?你是不是还在南洋日报上发表过文章啊?”
宋舒城此时也想起来了。
赵有志脸上的喜悦之情难以掩饰,他连连点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没错,工作之余,我会把探险中的所见所闻投寄给报社,就这样成为了南洋日报的专职作者。”
“我就说看着你有点眼熟呢。不过,你们虽然做了防护措施,但这核辐射区还是能远离就尽量远离。我们最初在里面施工的工人,即使穿着防辐射服,也有时间限制,不可能全天 24 小时都待在里面......”
宋舒城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他的声音也变得低沉而有力,仿佛在向大家传递一种警告。
他详细地向几个人介绍着防辐射服的局限性,特别强调了一些这段时间施工的时候,防辐射服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防辐射服受到损坏,那么就必须立即更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乍得地区比较热,防辐射服又是全封闭的极易导致中暑,等问题。
赵有志在听完宋舒城的介绍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后怕之情。
“宋先生,您说得太对了!是我之前太过轻视这其中的危险性,对于防辐射服的局限性了解不足,尤其是在这热带地区,封闭的防辐射服很可能致使我们全军覆没。”
紧接着,赵有志与他的伙伴们开始商讨起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们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这次原本充满期待的徒步计划。
看到自己的劝说终于产生了效果,霍祥与宋舒城都感到十分欣慰和高兴。
此时,天色已逐渐暗去,夜幕悄然降临。
宋舒城和霍祥热情地邀请赵有志等人一同留下来,共同度过这个夜晚。
经过与几人二代交流,霍祥和宋舒城也了解了随行四人的身份。
那位华人年轻男子名叫徐道行,来自喀麦隆;剩下的三位白人女子分别是来自德国的吉特、意大利的莉莉娅和荷兰的莱尼。他们都是马拉维大学的学生。
“吉特、莉莉娅、莱尼几位,不知道你们对非洲这边的感觉怎么样?”宋舒城向几位女士问道。
“嗯……我觉得很有意思。”
莱尼想了一下说,
“现在的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赞比亚,以及马拉维等国,虽然都是以华人为主题的国家,可是其国家的一些特性,渐渐地有点欧洲国家的影子。”
莱尼的话引起了她两位同伴的赞同。宋舒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禁好奇地问道:
“哦?不知莱尼女士你所说的特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包括霍祥、赵有志几人都好奇的看向莱尼。
夜幕降临,莱尼坐在篝火旁,火光映照在他微笑的脸庞上,他向众人解释道:
“你们知道吗,坦桑尼亚人的某些形式特点,其实与德国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的严谨,就像德国的钟表一样精确。
在坦桑尼亚,你必须守时、守约,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这些都是他们严谨精神的体现。”
莉莉娅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哦,莱尼,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马拉维有点像奥地利呢。那里的艺术氛围,就像是维也纳的音乐,弥漫在每个角落。”
莉莉娅的话,让徐道行三人很赞同,他们在马拉维上学,很清楚马拉维人对艺术的追求。
吉特接过话茬,兴奋地说:
“还有赞比亚呢,那地方跟瑞士挺像的。同样是高山林立,风景如画。而且你们知道吗,他们的银行业也是相当发达,这一点和瑞士如出一辙。”
“刚果可以对比法国、马达加斯加如英国、喀麦隆有点像意大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