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章 德煦帝的沉思(1 / 2)

加入书签

随着林如海的离世,林家因为守孝的缘故,又陷入沉静,他们关闭了大门,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也因为林如海的离世,让德煦帝最近的心情产生了些许变化。

德煦帝登基十六年,如今也是四十二岁的年纪了,在这个时代,他的岁数可不年轻。

早年间德煦帝便立了嫡长子元霁为皇太子,这些年太子的表现很不错,但德煦帝还是免不了皇帝的通病,对太子非常挑剔苛刻。

见识到自己的心腹离世,死亡对这位明君般的皇帝产生了影响,他开始思考起自己离世后的情况。

他的这些儿子里,无论如何都是长子最合适那个位置。

从前他对太子多番挑剔,如今想想,却是助长了其他儿子的欲望,使太子的地位产生动摇。

德煦帝经历了先帝时期的夺嫡之争,也见过他的太子二哥是如何去世的。

他历尽千辛万苦上位后,便暗中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儿子,自己选定的太子,步他二叔的后尘。

想到这里,德煦帝有些愧疚,他上位多年,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想法。

若是继续任由自己的猜疑心作祟,这个国家这个朝堂,迟早要因为夺嫡之争而……

深刻反省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德煦帝对太子升起了些许愧疚之情,他之前确实错了啊!

但还好他醒悟的也早,若是继续打压太子,将会国本不稳朝堂大乱,也会让几个儿子兄弟阋墙。

现在有他引导着,早早断了其他儿子的非分之想,还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否则真养大了其他儿子的欲望,到时候大家争斗起来,必定会闹个你死我活。

皇子之间的夺嫡争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想当年德煦帝自己便是踩着几个兄弟上位的,还因此对父亲下了手。

所以现在轮到自己的儿子们,德煦帝必须做些什么,避免悲剧的发生。

很快大臣们便瞧见了皇上的行动,德煦帝下旨给几个儿子都封了郡王爵位,还给他们安排了一些清闲但接触不到重要大臣的活计。

对比他们几位,太子则是被德煦帝安排进了户部任职,接触的都是国家大事。

而且德煦帝也说了,太子接下来会在六部中进行轮换,让他熟悉每个部门是如何办事的。

之前元霁虽是太子,却也跟普通皇子一样,只是上朝听政,偶尔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是不能接触太多政务的。

他毕竟只是太子,与这些官员走的太近,会引起皇上的忌惮。

深知这一点的元霁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行事非常谨慎。

如今皇上这一大调动,虽没说什么,可背地里的意思似乎表达的很清楚了,他在培养太子的一些处事能力。

除此之外,德煦帝还再下大动作,选了内阁王阁老去给太子讲学。

王阁老是什么身份地位,就是元霁刚被册封成为太子时,也没这样的待遇,如今皇上的做法,更加印证了大家的想法。

一些聪明的大臣心中都是一样的想法,虽不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会这样做,但京城确实要变天了。

而投靠了其他皇子的大臣们却暗自担忧,皇上这样的行为,明显在给太子造势,那他们支持的这个殿下,还能上位吗?

不止是他们这些大臣在担忧,几位刚封了郡王的皇子也在担心。

之前见父皇对大哥的态度,他们还以为自己有可能上位,如今看着怎么希望渺茫了呢?

而且他们现在被安排了一些清闲的活儿,整日接触的都不是什么大官,没有人脉势力,长此以往还怎么去争。

这一手打压加造势的行为,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几位郡王都安静下来准备看看情况。

而太子元霁虽惊讶无比,但依旧很是沉稳,对于父皇的安排,他皆无怨言,只乖乖的听从就是。

儿子不急不躁的模样取悦了德煦帝,对于这个一手教导出来的太子,他很是满意。

之后的日子里,德煦帝与儿子元霁恢复了从前父慈子孝的模样。

减少了挑剔与严苛后,他也开始认真教导儿子帝王心术,以便太子上位后可以管好下面的一众大臣。

从小便敏而好学的元霁听见父皇的教导后,自然不会偷懒,他每日都非常勤奋,把父亲教的那些知识全都记在心中。

他是成年人了,又是一双儿女的父亲,自然明白这帝王心术的重要性。

父子俩“相亲相爱”的行为,也让不少人傻眼,没想到皇上对太子竟然如此疼爱,丝毫不忌惮太子的权势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这段日子皇上的所作所为也让宋清姝看在眼里,太子的地位稳固,她女儿婉玉的太子妃位置才坐的稳。

所以能看见皇上如此器重太子,宋清姝是喜闻乐见的。

自古以来太子都是高危职业,要是太子有朝一日真的落马了,作为太子妃的婉玉也没好日子过啊。

宋清姝还记得上一个太子的结局,逼宫不成被当场射杀,而太子的家人也全部自焚而亡。

这样的结局宋清姝可不愿意在自己的女儿身上看见,她虽能带走婉玉让她不落入那样的境地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