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3章 李爱国的野心(2 / 4)

加入书签

所归安德烈商贸公司所有。

如果您愿意,您可以作为安德烈商贸公司的职员前往东大工作。

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千五百卢布,而且京城方面还会为您提供住房。”

要知道,吉洛蒂教授目前在原单位的工资仅有两千一百卢布,并且还常常无法按时发放。

然而,听到三千五百卢布这个颇具吸引力的数字,吉洛蒂教授却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在意。

他语气急切:“我更想了解一下你们关于计算机的研究规划。”

“这么着吧,我派人把您接过来,咱们见面详谈。”

挂断电话后,李爱国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紧紧攥了攥拳头。

毕竟,身为火车司机的他,平日里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早已练就了一套画大饼的本事。

对付吉洛蒂教授这样专注于学术的老学究,他自觉是胸有成竹、手到擒来。

“吉洛蒂教授,我们即将研制的计算机将使用微处理器作为运算核心微处理器,你可以把它看做一个超级集成电路,电路本身可以根据电压的不同做浮点运算。”

“这种计算机被我命名为电子计算机,其运行速度将达到每秒两亿五千万次.”

吉洛蒂教授听到这里,瞪大了眼睛,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他试图打断李爱国的话,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不知为何,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要知道,明斯克 1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每秒仅仅只有 2500次。

而李爱国口中那个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竟然宣称拥有每秒数亿次的运算速度。

这听起来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这个年轻人难道是在吹牛吗?

然而,随着李爱国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解,吉洛蒂教授渐渐意识到,事情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电子计算机是一个硬件和软件的综合体。从硬件方面分析,计算机的构架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其中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被集成在一体统称为芯片,芯片是硬件系统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及控制功能。”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存条,可以临时存放数据,另一种我暂时给它命名为硬盘,可以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使用人员将借用外部设备,操作计算机。”

“软件方面,包括操作系统”

李爱国所讲述的这些知识,全都是计算机领域中最基础的内容。

在后世,只要是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对这些概念都不会陌生。

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实际上却是计算机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在冯诺依曼架构的基础上,一点一滴逐步完善起来的。

在这个年代,即使是全球最顶尖的计算机专家,也很难将计算机的设计构想得如此全面、如此完美。

吉洛蒂教授平日里也常常会畅想未来计算机的模样,在他的想象中,未来的计算机体积会更小,运行速度会更快。

但他从未想过,计算机的结构可以像堆积木一样,被清晰地划分成不同的部分。

他下意识地想要提出反对意见。

可在李爱国严密的逻辑和详尽的阐述面前,却怎么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

这套计算机框架设计得实在是太精妙了。

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计算机的成本,而且每个部分都可以独立进行更换和升级。

“那,那操作系统究竟是什么呢?”

吉洛蒂教授见李爱国突然停顿了一下,忍不住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

“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底层软件,可以直接跟机器交流,人们再通过操作系统来操纵机器.”

“这,这不可能!我设计出来的自动编程程序也做不到这一点,绝对不可能出现这么复杂的程序!”

吉洛蒂教授感觉到自己的常识受到了挑战,忍不住大喊起来。

可话音刚落,吉洛蒂教授便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极具天才的构想。

计算机就如同是一间黑暗的房子,内部的运行情况对于使用者来说,就像是一个难以窥探的秘密。

而操作系统则像是一扇明亮的窗户,让使用者能够实时了解计算机的运行状态。

但是……要在底层机器码的基础上再构建一层能够被人类理解的代码。

这一想法实在是太过大胆、太过惊世骇俗了。

即使是那些最离经叛道、敢于突破常规的计算机专家,恐怕也不会有如此大胆狂妄的设想。

李爱国看到吉洛蒂教授如此激动的反应,并没有责怪他的固执。

毕竟,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才迎来了爆发式的更新迭代。

这就好比在五百年前,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一个重达十几吨的铁盒子竟然能够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

这种超出当时认知范围的事物,仅仅依靠言语是很难解释清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