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4章 疍户古镇,李爱国要采风(2 / 4)

加入书签

能。

毕竟所有跑船的,或者是对船只有了解的人,都非常清楚要想躲避检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违禁品藏在船底。

李爱国有些想不明白,在前世的电影中,那些检查人员为什么会无视船底呢。

“我们船上还真有个老船工,他是疍民出身。”

周船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要是大炮仗突然在船底爆炸的话,那就完犊子。

于是他急匆匆的离开了杂物室。

没一会儿工夫,周船长就带着一个老船工进来了。

这老船工,虽说穿着船员的灰白制服,可一眼看上去就跟普通船员大不一样。

他身材矮小臃肿,皮肤黝黑发亮,颧骨高高凸起,透着一股历经风雨的沧桑。

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他那帽檐压得极低,几乎都快遮住眼睛了。

周船长给两人做了介绍。

“这位是古镇同志。”

“古镇,这是李司机。”

古镇显得格外拘谨,进了屋后就一直低着头,脚跟都不敢抬一下。

听到周船长的话,这才缓缓抬起头,跟李爱国打了个招呼。

他这么一抬头,没了帽檐的遮挡,李爱国借着那昏黄黯淡的灯光,一眼就瞧见古镇的额头上竟然有个墨黑色的印记。

李爱国心里一动,不禁脱口而出:“古镇……老同志您是疍家人?”

“没想到李司机您还知道我们这些疍民啊。”古镇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一丝吃惊的神色。

疍家人大多聚居在东南沿海一带,在北方这地界儿,很少有人能认出他的身份。

“咳咳,我读很多书。”李爱国敷衍了过去。

咱李爱国从来不骗人,那本盗墓的书也是书,对吧。

认出了古镇的身份后,李爱国对这位老船工也产生了好奇心。

不过古镇拙于言词,大部分情况是周船长介绍的。

古镇确实来自一个名为疍家人的族人群体。

疍家人没有土地,世世代代居于舟上,因如蛋壳漂泊于海面,又如同蛋壳般脆弱没有保障,而得名“疍家人”

解放前,因为疍家人深谙水性,专门为朝廷采摘珍珠,惨遭压榨和剥削。

不过,疍家人长期蛮居于海中,抽龙筋剥鲛皮悍不畏死,很是野蛮。

也最是受不得官员的压迫,经常会杀官造反。

只是那时候,疍家人孤掌难鸣,也缺乏统一的领导。

杀掉了狗官,等待他们的也不是美好的生活,而是朝廷的大军。

后来解放了,上面给老百姓分了土地。

原本没有田地的疍家人洗脚上岸,分到属于自己的农田,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还成立了渔业合作社。

古镇的经历跟一般疍家人有所不同。

他在解放前因为带头刺杀了前来收缴珍珠的敌人,为了不连累族人,驾驶小船流落到了荒岛上。

在荒岛上生活了几年后,赶上大军解放东南沿海。

古镇因为熟悉水性,熟悉当地的海道,于是毛遂自荐,帮着大军把敌人撵了出去。

解放后,古镇本来想着像其他疍家人一样,本本分分地打渔种地。

连队上的领导觉得古镇这水下的本事要是就这么浪费了,太可惜了。

于是就推荐他到十字号上当船员。

这十字号的船员待遇可不错,每个月能拿到四十多块钱工资,还有各种福利补助。

古镇心里也乐意。

毕竟还能继续在大海上飘荡,这工作对他来说,就像是专门给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古镇自从加入我们十字号后,多次凭借优异的水性,救起落水的乘客和抢救落水货物,是我们船上的模范船员。”

周船长将古镇的情况介绍一遍后,又夸奖了古镇两句。

古镇不好意思的说道:“船长,要不是大军解放东南沿岸的话,我和我的族人们现在还在忍受敌人的压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李爱国清楚了古镇的身份,对这次任务更有信心了。

“古镇同志,现在我需要你帮我们完成一项任务,你有没有信心?!”

“您放心吧,司机领导,在这大海上,我古镇就是一条鱼。”这是古镇第一次挺起腰杆子。

刚才那个拘谨的老船工仿佛瞬间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与使命感。

“好,你跟我来!”

李爱国推开杂物室的门走出去。

片刻之后,十字号左边的甲板上,古镇利落地脱掉了身上的船员制服。

李爱国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古镇的后背上。

要是这时候被旁人瞧见,怕是会误会他有啥特殊癖好。

其实啊,李爱国心里是好奇。

他想看看古镇的背上是不是真有传说中的“透水阵”。

那玩意儿在后世的影视剧里,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

李爱国还暗自琢磨呢,要是自己也能纹个“透水阵”,以后在水下不就跟鱼儿一样自在了嘛。

光是想想,心里就美得不行。

可借着那微弱的月光这么一瞧,李爱国不禁哑然失笑。

古镇的背上确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