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美丽本是大杀器(捉虫)(1 / 6)

加入书签

王潇首先考虑的是搭帐篷, 那种巨型的充气大帐篷,搞户外活动时用的最常见的大帐篷。

可惜,抱歉,现在是1991年的大年初二。即便这时代有这种帐篷, 短时间内, 她上哪儿找去?

况且早春时节,天寒地冻, 人才户外帐篷里换衣服, 未必能扛得住。

所以这个念头仅仅在她脑海中一晃而过,便被她毫不犹豫地直接pass掉了。

她的选择是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改造。

什么条件?又如何改造?

闲置的服装柜台啊。

人民商场作为省城最大的百货商店, 当然远不止向东承包的服装柜台。这里一层楼,大几百平方米都是卖衣服卖鞋子的。

既然像向东生意这么好的柜台都常规春节休息, 等到正月十五后再重新开业,想必其他柜台的情况也差不多。

好好的柜台闲置了岂不可惜,肯定得好好利用起来啊。

大过年的,百货大楼的人可多了, 怎么能不好好做生意呢。

王潇肯定不能等向东从老家赶回省城再开始布置生意,那太浪费时间了。1万件西装, 她得在人家柜台开始忙碌前卖完。

所以她直接找上了百货公司的领导,说了短租柜台的事儿。

为啥找百货公司?因为自从1989年秋天起,整个百货大楼也就向东一个个体户头铁还继续租着柜台了, 剩下的柜台全由百货公司自营了。

领导对王潇的观感不错。

别看现在好像经济改革停滞,要重新讲阶级斗争一样, 实际上搞商业没不讲经济效益的道理。百货大楼生意不好, 他们照样会工资发不出去的。

这位化工所的王同志,之前搞了苏联货,还找来了老毛子给商场做宣传, 引发的轰动效应很大很好啊,整个百货大楼的柜台都跟着沾了光呢。

甚至有外地顾客听了消息特地跑过来,就为了看稀奇。

故而现在王潇说要短租柜台,一直租到正月十四,领导便爽快应下了。

闲着也是闲着嘛,哪怕挣点零花钱也行。

王潇动作麻利,拉上爹妈和舅舅一家齐上阵,立刻开始布置现场。

货架不用担心,暂停生意后,商品都收起来锁起来了,不可能让它们干放着吃灰。所以现在他们不用担心人家的商品丢失的问题。

柜台全部挪开,挪到一起当隔断,用以制造一个自选服装超市的小世界。

感谢现在物资供应较前大大充足了,感谢百货商店的确对得起“百货”二字,王潇都不用出商场大门,便成功地买到了挂衣架。

至于穿衣镜,咳咳,她先租的,而且租金很便宜。

她给出的理由是,她这是在免费给穿衣镜打广告,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穿衣镜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必要性。

所以她不收广告费就不错了,他们怎么还能要她高价呢。

商场柜台竟然也接受了。

为啥呢?

这跟现在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普遍不佳有关。

眼下绝大部分(估计九成以上)的家庭绝不会专门配一个穿衣镜。

家里没地方摆啊。

大家最常见的选择是在大衣橱上贴大镜子,以此节省空间。

所以,商场的穿衣镜沦落到吃灰快要吃成灰的地步,也不稀奇了。

王潇调整了穿衣镜的角度,好让镜子里的人稍微拉长点儿。人类的审美普遍觉得自己矮了5厘米,胖了5斤重啊。

放下穿衣镜,趁着长辈们跟小表妹晶晶忙着打扫卫生的时候,王潇再一次打电话给电视和报纸以及广播电台,确认广告能在今天就上线。

她真是下大本钱了,她卖苏联货的时候用的都是免费洋模这招,压根没掏钱。

但这回,该出手时就出手,哪怕连着三天在报纸、电视以及广播上打广告,总共花了她三千块,这钱她也得掏。

没有比在媒体投放广告更快让受众获取信息的方法了。

她想在元宵节前卖完1万件西装,不下点血本怎么行。

亲,正宗外贸西装,出口日本的好西装哦,自选上身随意试穿,想怎么穿就怎么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人民商场为了感激广大新老顾客对商场的关心和爱护,倾情大酬宾,现有一批优质外贸出口西装对外销售。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晚上八点的钟声一响,人民商场里哪怕是春节期间最火爆的糖果糕点柜台都停业关灯下班走人了。

临时搭建的服装自选超市这边却依然灯火通明。

商场值班领导都吃不消,想让他们明天再搞,王潇却坚持:“不行啊,明天我们就要开始卖了,不布置好了不是辜负了顾客的期待吗?”

领导一整个大无语,说的好像真有谁期待一样。人家晓得你卖衣服不?哎哟喂,真是不晓得该怎么讲好。哪有这么拼的道理。

可是论起磨人功夫,领导根本不是王潇的对手,最后只能同意他们忙到晚上十点钟再走人。

必须走了,再晚哪个拉电闸,哪个关门啊。

商场管理是有规矩的。

领导皱着眉毛端着茶缸子走了,王潇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