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7章 耕地瞒报,触目惊心(1 / 2)

加入书签

“陛下,臣先汇报陕西赈灾事宜!”

袁可立冲着崇祯行礼之后,脸色立刻严肃了下来:“陛下,陕西大灾范围共计三十余县,遍及西安、凤翔两府,

截止到去年底,总受灾人数为九十三万余人,现存八十五万余人,死亡……八万余人,

直接饿死者九成,剩余一成为争抢、民变等等造成。

按照推测,如果大灾刚起时就能上报朝廷,立刻赈灾,估计死亡人数会只有现在的两成左右。”

听着受灾和饿死人数,崇祯眼中杀意大增。

这会儿才想起来,似乎当时的内阁首辅黄立极这会儿还在诏狱呢,都把这货给忙忘了。

不过他很想告诉袁可立,即便是当时没有三边总督和陕西巡抚的隐瞒,朝廷也不可能立刻赈灾,因为朝廷也是有心无力。

历史上对白水明便和大灾的救治,硬生生的拖延到了崇祯元年六七月份,而且只拨给了二三十万两白银,杯水车薪。

所以民变才会越来越壮大,以至于到了崇祯元年七八月份,民变队伍达到了数十支。

“陛下,朝廷调拨了两百二十万两白银用于赈灾,除去运输损耗,共得粮两百万石,

加上从潼关、秦王府以及西安府富商士绅查抄,总粮三百八十万石,赈灾六个月,目前剩余一百五十万石……

开春以后,灾民已经全部劝返原籍,固原、定边、定西、吕梁等四地各迁移了两万人,目前已经全部到位,

臣从陕西布政司给四地各调拨了十万两白银,安置工作在有序进行,且已经着手开垦荒地了……”

“另外,大灾的三府之地,共计修建标准湖泊三百三十座,修缮官道……”

“陛下,赈灾各项工作、耗资全部登记造册,督察院和户部可随时核查!”

足足半刻钟的时间,各项数据,袁可立信手捻来,没有丝毫的停顿。

这对于一位六十余岁的老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足可见用心程度。

“袁爱卿言重了,你办事,朕放心!”

“朕从太原到富平再到泾阳县,然后绕到西安,这一路上赈灾和湖泊、耕地、官道的情况朕都看到了,朕很满意!”

“郑崇俭,你是陕西布政使,掌管全省民政事务,水库一事,你要谨记,

每年必须组织百姓清理一次淤泥,加固堤岸,疏浚连通水库的河道,

此事形成定制,每年清理完上报朝廷,谁耽误、不重视这件事,朕就砍了谁!”

“臣遵旨!”

陕西布政使郑崇俭立刻给了回应。

这段时间跟着袁可立赈灾、挖水库,丈量良田,水库之事没少琢磨,基本是明白皇帝此举的用心。

水库这种事情,用的好,陕西的耕地真的要发生根本性改变了,往少了说一年至少能增加两到三成的粮食。

如果一家有十亩地,亩产两石,这就是二十石,则增加三成就是六石。

往小了说能一天多吃一碗饭、吃饱饭,往大了说能多养活一个人,整个陕西该何等的夸张。

所以说,皇帝多重视都不为过。

见郑崇俭回应,崇祯看着袁可立:“袁爱卿,你且再说说清丈耕地的事情!”

见崇祯提到清丈耕地的事情,大殿内众人皆是面色一紧。

这段时间,他们除了除了正常的公务外,其他时间全部都参与到了清丈耕地中来了,

调动了西安六卫和征剿大军的军士、以及两府之地下辖的官员、衙役等等,总数达到了两万余人。

清丈出来的结果,也是让众人心惊胆战。

“陛下,秦王府土地涉及西安、凤翔两府之地,共计四万三千顷,清丈后按标准亩计算,共计是四万六千五百三十顷,多出三千五百三十顷。

两府之地鱼鳞册登记二十一万六千六百八十顷,清丈后数据为二十五万三千两百二十顷,多出三万六千五百顷。”

听着数据,崇祯直呼好家伙。

清丈一下两府耕地竟然多出了近一个秦王府的土地。

这要是将整个陕西给清查一遍,那还得了?

鱼鳞册登记陕西一共有耕地五十一万顷,其中交税田地四十三万顷。

陕西下辖西安、延安、凤翔等八府和一个兴安直隶州,共计二十州九十六县。

而西安和凤翔两府有七州三十八县,占据了陕西的三分之一的面积。

如果按照清丈的比例看,整个陕西能多清丈出八到十万顷出来,何等夸张的数据。

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中,鱼鳞册登记面积来看,依次是山东、河南、南直隶、北直隶、湖广、浙江,然后才是陕西,排在第七。

如果按照陕西的这个比例算,大明一朝的耕地,即便达不到后世有些学者推断的一千两百二十五万顷,也可能在一千万顷左右。

比现在鱼鳞册上登记的八百五十万顷(官民军田),多出一百五十万顷。

这要是全部都交税,一年能多出六百万石税收,大明也不至于那么的捉襟见肘了。

“当真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呀,果真是越富有就越吝啬,越有钱就越喜欢走歪门邪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