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7章 ,路不会太平。(1 / 3)

加入书签

王青松处理准备好了以后,便在那里做饭。

主食自然是馒头。

不过放了点黑豆,让馒头看上去有些黑灰色,像是杂粮一样的颜色,甚至更难看。

只不过灰面的比例更多,不影响口感。

不知道为什么,后世的馒头口感特别好,一开始吃的时候特别好吃。

可是吃多了以后,总感觉缺少了什么味道。

入嘴以后,稍微有点口水,就感觉像是在吃豆腐渣一样。

所以他买了不少的灰面,也就是全麦面粉。

发酵用的东西,没有用发面剩下的的酵头,而是从后世买的酵母粉。

这玩意发的快。

做馒头看着简单,但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大的工程。

醒发需要一定的时间。

好在之前自己一直在屋里,可以说是在屋里已经发好了。

毕竟现在屋子门口都有帘子,也看不到里面在干什么。

主食弄好在屋里醒发,他则是来到了门口开始准备菜。

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菜还有不少种类。

再过一段时间,就开始逐渐减少。

“青松!伙食不错啊!”

思绪间,王怀安抽着烟,走了过来,看着锅里笑呵呵的说着。

王青松正在炒肉丝,听到他的话,笑道:“王大哥,您这说笑了,哪能和您相比啊!听大院里的人说,你们家肉都吃不完。

对了,像您这种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肯定有很好的工作吧?”

哪怕他有一个采购的身份,比别人有见识,那也是有度的。

不能装的什么都知道。

王怀安早就知道王青松的年龄,哪怕是个采购,也就那样。

闻言便笑道:“哪有吃不完啊!我可能会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听到这话,王青松动作都慢了一些。

惊讶道:“乖乖,那可是不得了啊!”

中科院研金属研究所。

他为了弄材料自然查到一些,现在还属于军管部门,管理非常严格。

当然了,不是说里面的人不能出来,也不是说里面没有归来的华侨,相反,里面还真有不少华侨。

是个很重要的部门。

王怀安闻言笑道:“还好吧!金属研究所的所长李薰博士,我和他是一个大学毕业的,不过他比我要早好几届,我没有他那么有学问。”

“李薰博士?”

“对啊!李薰博士是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归来的,在1937年的时候,湖n省举行公费留学考试,李博士报名应试,名列榜首,也是我辈的楷模啊!”

王怀安在那里感慨着。

王青松闻言轻轻颔首。

二十多年的大学生,更何况还是个博士,那可真的一点也不简单啊!

可以说,是能和钱老这些人比肩的人物。

只不过研究方向不同而已。

“青松!”

思绪间,传来了惊喜的声音。

王青松闻言扭头看去,正是梁春晓推着车子进来了。

看着王怀安,也是笑着招呼了一声:“王大哥。”

王怀安笑道:“春晓下班了啊!”

“嗯,刚刚下班!吃饭了没?”

“还没呢!”

王怀安回答了一句,随后笑道:“那你们先忙,有时间再聊!哦,对了,春晓,这快冬天了,你在百货商店,要是百货商店有新的衣服,记得通知你嫂子啊!”

“哎,好!放心好了。”

梁春晓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

王怀安,见状这才笑呵呵的打个招呼离开了这里。

等人走了以后,梁春晓这才看着他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坐了几天的车?”

“今天上午才到的,坐了七天,我得随车跟着回来。”

“那你还折腾什么啊!我回来弄就是了。给我吧,我去洗个手。”

王青松闻言笑道:“马上就好了,面应该发好了,你去把面揣一下,蒸馒头。”

听到这话,梁春晓伸头看了看,答应了下来。

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才走出来,已经戴上了围裙。

王青松将菜盛出来端进了屋里的橱柜。

此时梁春晓已经在那里揣面了。

一边忙,一边笑着问道:“这次去累不累?你要不要换个工作啊!”

在她看来,跑长途是很累的活。

也确实累。

王青松坐在那里不在意的笑了笑:“不累,不就是坐个车嘛!小麦在家皮不皮?”

“小麦皮什么啊!她要是皮的话,我家那三个就跟土匪一样了。”

梁春晓笑呵呵的说着。

随后想到了什么说道:“哎,对了,你二哥来过一次!”

“他来找我?说什么事情了吗?”

“嗯,是啊!他说你们又没分家,今年过年去你大哥家去过,提前过来和你说一下。”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琢磨着。

其实按照农村的规矩,没分家,过年确实是一起过,但也是有父母的情况下。

大哥和二哥已经进城上班,其实不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