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8 章(1 / 3)

加入书签

第二十八章一位高先生

晓默尘不是个会让心事过夜的人,第二日起来,昨天的疲惫和莫名其妙低落的情绪烟消云散。她又是那个充满了活力的晓默尘。

昨天把自行车留在了学校,今天只好打车了。

高宇凌远远看见了站在小区门口等车的晓默尘。正准备过去,就看见她上了一辆小小的网约车。

晓默尘去找贾主任谈项目申请和容济请她做顾问的事。

“容济愿意给你投钱,这是好事啊!” 贾主任兴奋地从他宽大的办公桌后面站起来,去旁边的柜子上给晓默尘沏茶。

“那,有什么程序需要走吗?” 晓默尘问。

“程序是有一些,让院上基金办的人去处理好了。”

有人做这些事情真是太好了,“大概需要多久呢?”

“嗯,一般情况大概一个月。但你这个有点特殊,可能更久也可能更直接。这个还要看容济那边的条件。”

贾主任把茶递给晓默尘,“默尘啊!我就知道我不会看错人啊。你这刚回来就有这样的机会。”而后叹了口气,“跟大企业的合作,我们已经试图运作很久了。但进展一直很慢。企业看重快速的资金回笼,觉得我们的研究盈利周期太长。我们也在试图转变我们的研究重点,但是这个需要时间。”

晓默尘只“嗯嗯”地应付着,对这些管理层面的东西她不感兴趣。她也不认为为了单纯地迎合资本就要改变研究兴趣和方向。她相信高质量的研究总是可以遇到伯乐的。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研究生态是需要分层的,能够立刻变现的当然好,但如果大家都去做这些逐利资本的东西,谁来为未来的资本变现打地基。

至于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可以说她的运气还不错。虽然有过实验室快维系不下去的时候,所幸遇到了哈瓦那这样一个契机,美国国防部主动找上了门,让她的实验室起死回生并且越做越好。

等贾主任高屋建瓴结束,晓默尘才提出她的第二个问题,“上次我说的那个小的项目基金,我问了他们,他们说可以接受国外的结果作为初始数据。所以我还是想试一下。”

贾主任哈哈笑了,“默尘啊,你还是刚回来啊,对国内情况不熟啊。从明面上,确实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这几乎就是大家默认的一个评价指标。”

“是吗?”晓默尘半信半疑。

贾主任想了想,“哎!不过你实在想要申请,还有两三个月。我们可以想想办法。”贾主任摸了摸他光滑的下巴,慢慢思量着,“再过两个星期就开学了,学生就有了。器材嘛,看看别的实验室有的,暂时借过来用一下也是可以的。你运回来的那些仪器什么时候能到?”

“大概还有两周。不过那些仪器应该不够。”晓默尘原来的设备一部分要留给还在美国的学生,一部分带不回来,所以只有一小部分运回了国。“新买的仪器,以现在供应链的情况看,估计一时半会到不了。所以,如果容济那边的程序可以快一点走,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晓默尘又无奈地笑笑,“不过东西有了,学生都还要慢慢教才能出结果的。”

贾主任皱着眉头缓缓地点着头,似乎在思考,“你看,跟系上其他老师合作可以吗?让他们做点初始的实验,然后作为合作者一起申请。”

合作,晓默尘跟不少人合作过。好的合作可以事半功倍,而不好的,甚至可以毁了整个项目。晓默尘也不避讳,直接说了:“合作是可以,不过我一般只跟知根知底的人合作。就像材料系的高云帆,他的导师强烈推荐,我相信他的导师,所以愿意尝试着跟他合作。但是目前系上的人,我了解不多。”

贾主任低头轻轻地哧笑一身,这美国回来的小崽子,究竟是恃才傲物不愿意懂呢,还是傻得听不懂呢。交流起来怎么这么费劲呢。

他叹着气笑道:“默尘啊,你这样说我都不敢给你推荐合作者了。这样吧,你先回去想想,同时也多跟系上的同事多接触接触了解了解,我们再说,好吧?”

这是在赶人了,晓默尘听得懂,耸了耸肩,“好的。谢谢贾主任的茶了。”回办公室去了。

至少有二分之一的好消息。

晓默尘一回到办公室就把这个好消息分享到了小美建立的群里。这个时候她倒比高宇凌更着急了。

高宇凌正在浏览陈助理给他的需要签字的文件,俩人的手机同时一声“叮”。

立在旁边的陈助理拿起手机看了一眼,跟埋头看文件的高宇凌汇报:“是晓教授那边,得到了系上的批准。”

高宇凌抬起头,不无欣喜,“这么快?太好了!那我们尽快找个时间商讨细节和预算。让小美负责跟科大那边的对接。”

“好的。那下个会……是不是我跟小美去就可以了?”陈助理吞吞吐吐地问。

高宇凌歪头看着陈助理,笑道:“你知道这个项目该怎么做?”

居然被高宇凌鄙视了,陈助理低头抓了抓脑袋,不过他确实不知道。

“术业有专攻,没什么难为情的。”高宇凌见陈助理那一脸沮丧,马上安慰,“好了,你去安排吧。”

“线上吧,我今天九点之前都可以。明天也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