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百九十五章:谁顶得顺?(1 / 2)

加入书签

() 林正弘很明白,这有机蔬菜就是他酒楼的护城河!

商人对商机的敏感,就体现在此刻了。

杜清和则在一旁对梁老汉说道:“村长,既然有人肯买我们的有机蔬菜,就让他买呗,我们有钱为啥不赚?”

这就是农民的朴实之处了,像梁老汉,他就怕人家买了之后再回头找他麻烦。所以很多人就是这么看农民的,认为他们都很朴实。事实上,这只是农民胆小怕事罢了。农民也有自己狡猾的一面,而且算是老实人骗人,基本一骗一个准。

梁老汉一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他们是种菜的,至于别人买了菜,是吃还是做成菜肴拿去卖,跟他们都没一毛钱关系了,犯得着为别人着想吗?

倒是林正弘听得有点膈应,这都是什么事,怎么感觉自己像掉坑里一样?

梁老汉这时候拿过了他的大碌竹水烟筒,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好像极为满足后才说道:“既然你都做成生意了,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你放心,菜地那边,我帮你看紧了,要是真的有钱赚了,我们村就能赚点钱了。”

杜清和笑了笑,说道:“只要肯开动脑筋去想,然后再认真去做,肯定能让生活越过越好的。”这是实话,别看现在经济不太景气,但是中国的经济一直很稳。只要不是游手好闲的,肯脚踏实地工作的,绝对饿不死。

林正弘看了看时间,觉得不早了,今天到丰祥村这也算是大有收获,伸手和梁老汉握了握,才说道:“村长,我们就这么说定了。至于合同的事,我会跟杜老板签订的。一个月后,就开始供货,这行吧?”

梁老汉一不小心就说了大实话:“什么一个月,那菜我看了,最快半个月就能吃了。”

林正弘看了看杜清和,杜清和一脸无奈,摊了摊手,表示自己不是专业种菜的,自然不知道真实的进度。

“那行,半个月后你们负责送货,货到了,我立马划钱进杜老板的账户,当堂钱货两讫,概不拖欠,怎么样?”

梁老汉当然很赞同,农民嘛,哪能给别人赊账的。

谈妥了一切,两人才从村里走出来。

这村子确实挺大的,要是真的走一圈,怕得走一两个小时。单单是田地,都足足有三千亩地了。绿树环绕,稻田初青,一派田园风光。两季稻里的第二季水稻刚刚种下去,稻田里像是一张池塘一样。杜清和很可惜的一点,就是这些农民不懂弄个稻花鱼,或者稻花鸭什么的,一来能创收,二来也能让鸭子除草治虫,省了不少农药和人工。甚至鱼粪和鸭粪还能增加肥力,这算是一举三得的事。

可惜,这样的种稻方式并没有得到丰祥村村民的认可。

之前杜清和也跟梁老汉提过一下,可惜梁老汉却不以为然。

也是,鸭子倒是容易养,可是养大之后,卖给谁?在没有本钱起家的时候,农民都是谨慎又谨慎的。杜清和心想,是不是像种菜一样,他先承担了风险……不过再一想,这项目可能要等一等了,因为种菜有赚头之后,不知道多少村民会动心思改种蔬菜,所以这事也不急。

倒是林正弘有点感慨:“我都没想到,高(gao)州这里居然会有这么贫困的农村。”

“所以你明白了吧,我投资这里根本不打算赚钱。只是觉得这些村民实在有点凄惨,我想给他们一个希望。”

杜清和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很容易感染别人。

可惜林正弘已经不是热血少年了,他苦笑道:“杜老板,不是我说,你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他们会感恩吗?”

这是实话,斗米恩,石米仇的东西,要是杜清和赚了大钱,村里的人会怎么想?人心这个东西,是很难捉摸的。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一块钱的矛盾都能引爆成老死不相往来的大事。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块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那些贫困地区,一块钱的事却大得没边了,所有人都不会主动放弃这一块钱。

杜清和淡然地说道:“他们感不感恩我不知道,我做好该做的事就行了。”

林正弘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进入了车子里才慢慢地说道:“做慈善,我也做,但我都是量力而行的。杜老板,我不是否定你的做法,只是觉得你这么做……似乎有点不切实际罢了。你想啊,你的资产怕是都没有做慈善的几倍,要是这慈善事业赔了呢?你的慈善该怎么继续下去?”

杜清和当然不会说他还有一千万没投进来,不过林正弘说得也有道理。

一个企业家是要有社会责任,是要适当去做点慈善。

但是,如果只做慈善,那还算什么企业家?

一个企业家,就该为企业着想,把企业办好,而不是本末倒置。要是为了慈善,而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这怕是更对不起一路陪你打拼的员工了。

“林老板说的是,所以我这不是拼命跑市场,希望能盈利吗?”杜清和笑道,“只有持续盈利,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也算是帮助我自己,你说是吧?”

林正弘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诶,林老板,你说这丰祥村开发成农业观光园,有得搞吗?”杜清和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