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四四零章 后生可畏(1 / 2)

加入书签

正是因为这些年轻人的果断,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大汉这边倾斜,似乎都快沦落到只能观战了的淳于量,也不由得抚掌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淳于量并没有因为于玺和唐孝他们已经开始自作主张而感到气愤,他此时此刻感到的只有欣慰。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之前淳于量对汉军年轻一辈的看法,甚至包括李荩忱这个年轻一辈之中最出众的人也是这样。

所谓初生牛犊,终究是牛,它们或许可以凭借自己的无知和懵懂而表现出凶狠的一面,但是老虎在经历了短暂的犹豫之后,依旧可以扑上来用自己锋利的牙齿咬断它们的喉咙。

年轻人不缺气血和勇气,但是他们没有经验,缺少临机应变的能力,他们唯一的优势也就只有敢打敢冲和敌人对自己的不了解罢了。所以当敌人回过神来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的也就处于劣势。

可是现在淳于量眼前的这些汉军年轻一辈的将领不一样,他们真的在成长,并且也有能力独当一面了。

要是自己年轻的时候······淳于量想到了侯安都,想到了黄法氍,想到了徐度,也想到了垂垂老矣的吴明彻······也是将星云集的一代人啊,只可惜当时他们终究没有这么好的时势,也没有这么一个雄才大略的统帅。

相比于那些已经去世的袍泽们,淳于量还能看到今天这一幕,不知道应该是庆幸还是感慨。

于玺留下千余人缠住北周骑兵,自己带着剩下的人直接杀入北周步卒的阵列之中,区区五千步卒,很快就被汹涌而来的汉军左翼步骑淹没,紧接着唐孝调转矛头,直接向着元谐的中军冲过来。

元谐之前已经把手中能用的兵马全部都派了上去,所为的就是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突破汉军右翼,可是现在汉军将士浴血厮杀、死战不退,北周军队的进攻短时间内很难取得成效。

这一支经历过当初灵武防御战的汉军,最擅长的可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并且是面对突厥人所发动的人海攻势的防守。相比之下,今天的周人虽然队列整齐、士气高昂,但是人数可远比不上当时全民皆兵、甚至就连七八岁小儿都抄起家伙上阵的突厥人。

汉军将士已经养成了同伴之间的配合,一个人倒下,自然就有一个人顶上去,一个人受伤,身后的战友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他拖下去,然后顶一个人上去。

换人、变阵、弓弩掩护、盾牌遮蔽······对于这些汉军将士们来说,这些动作已经不是娴熟,而是潜意识了。

再加上汉军还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北周军队的进攻远没有元谐想象之中的那么顺利。

元谐现在就需要面临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继续向前进攻的话,北周军队或许可以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最终取得突破,但是那样会付出多大的代价且不说,现在元谐的中军已经很单薄,只剩下两三千人,凭借这些人,元谐能够挡得住迂回过来的唐孝和于玺么?

七千步骑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凭借两千人,可能成功?

鸣金声响起,元谐几乎没有犹豫,果断的下令收兵。

他其实并没有多少赌博的资格。

北周军队开始缓缓后退,打到现在,他们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毕竟从五原一路急行军,这支军队也几乎没有多少停下来休息的机会,长途跋涉已经让他们很是疲惫,若不是对胜利的渴望和身为精锐的责任感、自豪感在驱动着他们,这支军队早就崩溃了。

相比之下,汉军以逸待劳,挑选了这么一个不远不近的战场,几乎占尽了优势。

北周军队一撤,淳于量就果断的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不过即使是追击,淳于量也不敢使出全力。

他能够看出来,北周军队士气还在、军心尚未崩溃,整个军队阵列依旧是在平稳的后退,而元谐的将旗也至始至终飘扬在军队靠近后方的位置,这说明是元谐亲自断后。

如果此时汉军贸然追击、阵型出现破绽的话,保不齐元谐就会转头重新杀回来,那个时候淳于量可就真的难以掌控局势了,他可不想先胜后败。

这一场战斗,本来就是本着稳中求胜的原则,淳于量并不奢求能够全歼北周军队,只要能够拉大双方的兵马数量差距、有效的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就可以了。

当汉军冲下山坡,而北周军队还在徐徐后退,甚至可以称为三步一回头的时候,淳于量就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汉军左翼唐孝部前出列阵,于玺带着骑兵游弋在外线,而损失不小的右翼被左翼掩护在了身后,汉军重新依托西侧山坡布阵。

元谐在亲卫的护卫下退到了东北侧的一处山丘上,看着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盆地的平渡沟战场。

北周军队的尸体从山坡下一直铺到汉军阵前,有冲锋的时候倒下的,有撤退的时候倒下的。

古老的河床,再一次被液体滋润,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水,而是鲜血。来年那些枯黄的草,应该会长得很旺盛吧······

汉军的防御坚如磐石,这是元谐之前就有所预料的,但是淳于量在自己鸣金收兵之后,丝毫不为所动,这倒是让元谐有些惊诧。

“这个老匹夫,真不知道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