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燕儿(1 / 3)
太后给薄岚之斟了一杯酒:“哀家今日着实有些难过。”
薄岚之听太后如此言辞,心中反而有些慌了。她本以为太后会有斥责诘难,未曾想太后会对着她一副推心置腹的伤心模样。
太后本也未期待薄岚之的反应,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姜贵妃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学的孩子们,哀家却没有照顾好她们。”
这话中几多歉疚与哀伤,薄岚之心中却毫无波澜,只默默低下眼去,以免忍不住将心中的情绪泄露。
太后不看也料得到薄岚之的想法,深深地叹了口气,对她道:“哀家对不起姜贵妃,没能照顾好她们;哀家也对不起你……归根到底是哀家没有约束好手下人。”
说着,太后向薄岚之抬了抬手,轻轻地与她碰了碰酒杯,聊致歉意。
薄岚之小吃一惊,太后一反常态的言行,让她有些懵头转向。
“臣惶恐。”薄岚之陪着太后饮完了这杯酒,心中反而疑惑更盛。
几杯酒入喉,沈太后胸中仍旧郁气难消,忍不住对薄岚之娓娓道来。
“姜贵妃你当知道的,如今的女学便是源自她的家塾。”沈太后的声音里很少见地带上了一丝悯恤,“深宫困苦,人心里总要有个寄托,这些孩子便是她的牵挂。”
这句“困苦”让薄岚之有些讶然。姜贵妃是先帝宠妃,是史官都无法忽略,不得不记一笔宠冠六宫的存在。这样的人居然也会觉得深宫困苦?
似是看出了她的想法,太后嘲讽地笑笑:“史官不过是帝王手里的笔杆子,君主施恩便是夫妻恩爱,而后宫里的女人永远只有仰望皇帝这一个追求。”这些女人是否需要,是否愿意承受这份君宠,永远是无人在意的。
“有些人是不需要这份盛宠的,却偏偏一生都束缚于忠君侍夫的笼网。”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薄岚之。
太后的言外之意引人遐想,薄岚之隐约猜到了些什么。
“姜贵妃她……”
“少年夫妻总是恩爱情深。”太后坐实了薄岚之的猜想。
姜贵妃始终都思念着早逝的亡夫,对于先帝,不得已远大于感情。
但是出于多年礼教,姜远婕又深深为此挣扎痛苦:为自己心存二意而暗自惭疚,也为自己难以忠心事主而纠结,以致郁郁而终。
薄岚之听完不禁也有几分唏嘘,默默地给太后添满酒,与她碰了碰杯。
姜贵妃深为恩宠所苦,那太后也是如此吗?
趁着沈太后饮酒的间隙,薄岚之忍不住偷偷端量了一眼太后。
沈太后与先帝年岁相差甚远,据传先帝比国舅公还要大上两岁。
出于遏制世家的考虑,先帝也并不待见沈太后。周玺出生后,甚至一度有传言,说先帝为了保皇长子的位置,说不定会设法处死她们母子。
据说,太后如今一身的旧疾,便是在月子期间无法安心休养,日日心惊胆战导致的。
“这宫中多年,也多亏姜贵妃照顾。”回想起姜贵妃的种种,太后依旧是止不住地感激和怀念。
“姜贵妃待我如母女,哀家也一直想努力效仿她那份慈爱。但不知是阅历不够还是与李尚宫年岁太近……一直到遇见你,我才完全理解了那份仁爱慈心。”
“臣惶恐,”薄岚之看着太后,试探地劝道,“太后有陛下。”
太后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哀家倒情愿哀家的孩子是你。”
薄岚之心里一叹,想来他们母子今日应该又是很不愉快。
“你在哀家身边这几年,哀家何曾亏待过你。不知你自己是做何感想,但哀家是一心在成全你的抱负的。”
太后虽然严苛,但待她也算倾囊相授,从衣着礼仪到谋事治下,太后事无巨细,一一传授。朝政上各种放权历练,指点迷津,一路引导着她走到了今天。
薄岚之能一步步走进政事堂,太后的偏爱不可忽视。
“我一直拿你当女儿的。”太后满目温柔,示意薄岚之靠近些,“我待你……就像女学里的母子相承一样……这样讲或许也并不准确,或者你我之间更接近李尚宫和李景如之间的感情。”
话已至此,薄岚之再装傻充愣便说不过去了。
“臣不会再纠缠此事了。”薄岚之主动道。
见薄岚之一脸了然,太后也不再迂回,直接道:“眼下李尚宫已死,你送景如出宫去给她料理后事。
薄岚之默默地给二人的杯中注满酒,对此事不置可否。
太后继续道:“今日景如已然挨过二十杖,这样带伤囚在暗室,怕是未必能熬过这三个月。”
纵然恼怒于李景如对李尚宫的袒护,但薄岚之倒也真不至于想致她于死地。之前薄岚之也是被太后幽囚于暗室,自是知其中之苦。
薄岚之无声地叹了口气:“太后让旁人去也是一样的。”
“冤家宜解不宜结。”太后无奈劝道。
薄岚之倔强地沉默着,她一开始就想明白了,这一番下来李景如与她再也不会是朋友了,如今也没有什么后悔的。
“哀家并非是在替景如说话,是为了你。”
“此一时彼一时,眼下情势难料,日后会如何都不好说。你想在
↑返回顶部↑